↑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选择题 8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 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 手工工场建立

    B. 城市化进程开始

    C. 垄断组织产生

    D. 资本全球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主题与时间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 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遣唐使节来华

    C. 海上丝路繁荣

    D. 朝贡贸易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大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

    A. 汉口

    B. 上海

    C. 天津

    D. 重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

    A.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 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

    C.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 “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 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 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 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7年海南卷)如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 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 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 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题文)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 《春秋》

    B. 《孟子》

    C. 《荀子》

    D. 《离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8 题
  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 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 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 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 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 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 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A. 欧盟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北约

    D. 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3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