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A. 大化改新取得胜利   B. 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C.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 天皇大权独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 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 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 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 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青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③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和生物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 体现自由平等

    B. 体现“君权神授”

    C.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 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两支俄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德、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 战争原因

    B. 战争性质

    C. 战争进程

    D. 战争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7—18世纪,英美法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相比,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在于( )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C.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颁布了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材料: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间

    科学发明到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年)

    从应用到产品投入市场(年)

    合计(年)

    1886~1919年

    30

    7

    37

    1920~1944年

    16

    8

    24

    1945~1964年

    9

    5

    14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 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C. 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D.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的代表性文明是:

    A. 种姓制度、佛教

    B. 分封制度、甲骨文和青铜器

    C. 象形文字、金字塔

    D.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有内在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观察下图,指出导致1800—1880年期间英国伦敦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外殖民战争   B. 工业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与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B.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都是让农奴和黑奴无条件地获得解放

    D.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位同学上网了解某国际组织时,搜到如下关键词“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他了解的这一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6年6月,脱欧派以52%的得票率在英国是否脱离欧盟的公投中胜出。对于“英国脱欧”的认识有误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C.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受挫 D.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0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篇社论表明(  )

    A. 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B.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C.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 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改正:

    (2)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葡萄牙殖民者。

    改正: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为索姆河战役。

    改正:

    (4)二战中,《开罗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改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传奇人物

    ——拿·破仑

    史实

    评价

    成立法兰西第帝国

    捍卫资产阶级利益,成为中产阶级的“皇帝”

    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1)材料一,大西洋从“栅栏”变“桥梁"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变化”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2)材料一中“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表格中①②位置对应的拿破仑的活动史实。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和日本都是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都经历过从渴望主宰自身命运到企图成为世界主角的演变。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在实行改革时期,提出、制定、贯彻、推行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强国之鉴》解说词

    材料三:

    图一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图二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你如何理解“林肯拯救了美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分析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的趋势与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什么先例?

    (4)根据材料三中的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发展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5)谈谈美、日的崛起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发展能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

    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活动一:(对比学习)

    (1)在下表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表1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名称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国家

    英国开始

    美国、德国依靠

    主要发明成果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卡尔·本茨发明②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主要能源

         

    电力和石油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2)下表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分析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表2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

    活动二:(论从史出)

    (3)“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況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结合材料中的时代背景,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活动三:(思考感悟)

    (4)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谈谈人类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潜在的危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