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字词书写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 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 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著名文化学者张中行写的小说,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老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

    B.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梁启超从最苦与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C.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陋室铭》。

    D. 《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节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地方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是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而引起的。

    B. 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C. 在新的千年里,东海人民一定会齐心协力,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奇迹来。

    D. 谁能否定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没有用的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契(_____)约  

    拖tà(_____) 

    商酌(_____)  

    妥tiē(_____)  

    méng(______)胧

    pÌ(______)如  

    监dū(_____) 

    修qÌ(_____) 

    露(______)宿 

    竹miè(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以身做则   悲天悯人   海阔天空   鞠躬尽瘁   晦人不倦   锋芒必露

    不耻下问   迥乎不同   颠沛留离   心不在焉   深恶痛绝   如释重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雍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一个人的教养更多地体现在与人交往中。是心平气和,还是心浮气躁?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一世,还是退让慈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是一份针对东海县初中生偶像调查统计图,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初中生偶像调查统计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鸿: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

    ③斯是陋室  斯:

    ④可爱者甚蕃 蕃:

    ⑤亭亭净植 植:

    ⑥不可亵玩焉 亵: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的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

    “对,还没有放在烤盘里,”加拿大人答,“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烤炉里了。这么黑。哼!好在我的尖板刀还带在身边,用得着它的时候,我是会看得清楚的。这些海盗,看他们谁敢先来向我下手吧……”

    “尼德·兰,您不用发脾气,”我于是对鱼叉手说,“暴躁没有什么用,只会把事情搞坏了,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呢!我们倒不如先想法知道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摸索着慢慢地走。走了五步,我碰到一堵铁墙,墙是用螺丝钉铆住的铁板。然后,我转回来,撞上一张木头桌子,桌子边放有几张方板凳。这间监狱的地板上铺着很厚的麻垫子,走起来没有一点脚步声。光光的墙壁摸不出有门窗的痕迹。康塞尔从相反的方向走过来,碰着我,我们回到这舱房的中间。这舱房大约长二十英尺,宽十英尺。至于高度,尼德·兰身材虽高,也没有能衡量出来。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驿路梨花》片段,完成下列题目。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⑪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⑫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1.文段开头写出了山的什么特征?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2.分析文中第六段景物描写的特征及作用。

    3.文中对小茅屋进行了细致描写,描写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写屋的摆设和墙上的字,就表现茅屋主人的精神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

    4.文中“几行粗大的字”一句中“粗大”一词的用意是什么?从小屋布置上看,体现了小屋主人什么美好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完成下列题目。

    ①温丝果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卷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妇人一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寡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固而显得:很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奖。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儿,足有鸽子蛋大小。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一个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温丝莱特回到家中,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问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了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大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大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⑥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体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同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⑦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柏克郡,找到了马体。她向马休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他改变方案不可。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⑧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顺利地成为一名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用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1.第三段中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

    2.选文第②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

    (2)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4.第⑦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3)书写工整规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