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这里评说的史实是:

    A. 贩卖鸦片烟

    B. 割占台湾岛

    C. 火烧圆明园

    D. 占领南京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 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

    A.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协定关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 修筑京张铁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 虎门战役   B. 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

    A.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 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 )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A. 国民革命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八路军和新四年   D. 解放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被称为国家公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

    A. 卢沟桥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 上海   B. 南京   C. 重庆   D. 延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战争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色彩,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痛击洋枪队的队伍是

    A. 太平军

    B. 义和团

    C. 东北军

    D. 义勇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増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 领导虎门销烟

    B. 拟定《海国图志》

    C. 抗击沙俄入侵

    D. 指挥黄海海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全民族团结抗战

    B.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其中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A. 詹天佑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张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里“插上一刀”是指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中共中央转战北

    D. 盂良固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 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 艰苦奋斗   B. 爱国主义

    C. 开拓创新   D. 乐观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A. 自由思想

    B. 博爱思想

    C. 平等思想

    D. 专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每艘舰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下列四幅图片是八年级班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搜集的舰船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图2: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发展道路等方面说明中国革命的“新”。

    (3)图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中国近代史上哪场战争的结束?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4)图4:这是“钟山风雨起在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真实写照,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哪城市得到解放?“它”的解放有何重要意义?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远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从中你得到什么感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延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别”,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田难,付出了巨大辆批,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里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屈辱篇

    中国近代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材料中所述,鸦片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

    (2)请列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将中华民族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个不平等的条约。

    材料二:探索篇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最终也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3)材料中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4)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