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南海   D. 南海诸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里儿乎一片废墟…,…,想到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犯下如此大罪…想到法国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不禁觉得自己也不免有罪。”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这段话述的时代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

    ①分工细致

    ②技艺精湛

    ③原料丰富

    ④规模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郡县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夏朝 D. 商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早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评价的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长城 D. 大运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00多年前,一群热血青年铸就了辉煌,从此,……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神州飘扬!”下列与这段材料有关的表述是

    A. 事件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B. 代表人物—鲁迅、胡适等

    C. 运动名称—戊戌变法运动 D. 历史影响一近代史的开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秋收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C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血战台儿庄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课时,搜集了一组素材,符合要求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某帝国的疆域扩张图,该帝国的建立者是

    A. 凯撒 B. 伯里克利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维克多·雨果先生在《悲惨世界》一书中评价拿破仑:“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下列语句出自拿破仑的是

    A. 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B. 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C.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D.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女王只是礼仪性国家元首,没有实权。给女王权力带上“紧箍咒”的法律文献是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人民宪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8年一1937年,苏联人民在工业化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其主要原因是

    A.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B. 新经济政策适合国情

    C. 市场经济成就显著 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50年到197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关于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一时代的到来 B. 德国是该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C. 美国已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D.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一幅与美国有关的漫画,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美国以人权卫士自居

    B. 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

    C. 讽刺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 美国打着人权的幌子推行霸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条约指确定缔约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任何协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689年中苏双方在尼布楚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

    改正: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

    改正:

    (3)《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还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

    改正:

    (4)9世纪中期《凡尔登条约》的签订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之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

    改正:

    (5)巴黎和会中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被几个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

    改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学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遥望古代的孔子)

    材料一

    (1)上图中b处所示状况的出现与哪一主张有关?这一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回眸近代的孔子)

    材料二袁世凯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客之孔教。”

                           ——摘编自《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式》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世凯提倡“尊孔”的原因。陈独秀对“孔教”又持怎样的看法?

    (构建当今的孔子)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客观态度对待孔子和儒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结构性的权力转变与经济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使节团在1871年12月23日由横滨启程,到1873年9月前分批回国。在考察期间不断地往国内写信,随时介绍情况,以便国内及时地学习到西方的先进经验。明治元老们就是参照这些考察报告进行近代化建设的。

                                   ——吴于座、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列举两例“明治元老们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2)结合材料二,分析导致“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的具体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命运共同体入选2018年十大流行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邀请你参加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可怕的政策)

    (1)图中AB两处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分析英法推行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可喜的变化)

    (2)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欧洲的政治形势有何变化?两幅图所反映的政治形势对当时的欧洲社会分别有何影响?

    (现实的思考)

    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3)结合以上内容,举例说明“中国方案”的正确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