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选择题 5 题,非选择题 4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 以商立国的需要

    B. 工业革命的完成

    C. 垄断组织的建立

    D. 综合实力的衰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

    A. 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B. 明朝厉行“海禁”政策

    C. 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 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评价(  )

    A.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战国时期的郑国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 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 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 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 两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

    A. 三角贸易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商业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 “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 “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 “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 “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迮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等。下面对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 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 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

    D. 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 曲辕犁   B. 耧车   C. 二牛一人耕作法   D. 铁犁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东汉画像石上的集市图。你认为对该集市图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市的四面没有围墙   B. 集市无须定时开闭

    C. 集市有专门官员管理   D.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本身物产丰富   B. 统治者好大喜功

    C. 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 交通条件的限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者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 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B.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 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 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 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民国时期,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为“爱国诸君,请用国货”。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       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 

    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年产量曾达27万吨。但自1934年后年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16万吨,1948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艰难、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

    ①资金少,技术力量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

    A. 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   B. 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C. 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D. 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A. 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 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   D.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C. 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   )

    A. 天子赐予的井田   B. 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 租种的诸侯土地   D. 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 迪亚士的远航

    B. 达·伽马的远航

    C. 哥伦布的远航

    D. 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西班牙、英国、法国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 垄作法   B. 套作制   C. 稻麦复种制   D. 一年三熟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资本侵入   B. 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C. 官僚资本的重压   D. 资本家不支持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

    A. 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 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

    C. 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   D. 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戏词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期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是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3)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西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

    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明朝南京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2)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 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新的纺织机器857

    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煤和铁866

    汽船和火车869

    寂静的家875

    荒芜的村庄878

    工业巨头884

    ……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A. 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 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 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