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有个物理学家说:“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这所“大厦”的奠基者是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牛顿

    D. 法拉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

    A. 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 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A. 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 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 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儒家

    D. 法家、墨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战国时期某一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该流派应是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 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 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隔绝了父子亲情,离间了君臣关系,影响了夫妻和睦,不利于朋友友谊”。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彻底打败了中国传统文化

    B. 儒家伦理再也不被社会重视

    C. 佛教与道教思想相抵触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材料所描述的这一发明传入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加速了文化进程

    C.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舞”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讲明成化年间(1465—1487)商人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跟随从事海外贸易的人出海散心排忧。文若虚只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洞庭红(桔子)。没想到洞庭红在海外被当成珍品抢购一空,卖了一千多两银子。回国后又偶然赚了五万两银子。他用这些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从此家道殷富不绝。这篇小说

    A. 讴歌了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B. 宣扬了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C. 反映了明中后期政府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对外开放政策

    D. 映射了封建社会内部矛盾重重、日益衰亡的现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髙,思想禁锢加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 荀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

    ①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③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

    ④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严格地说,使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 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 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淡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文主义的流行表明

    A. 基督教的信仰逐渐被抛弃

    B. 君主专制统治开始受到冲击

    C. 人们开始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

    D. 与个人主义观念相对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以下是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侧重反对欧洲世俗封建统治者

    B. 公开表述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 都倡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产生深刻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①强调人性

    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这说明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冯如是“中国航空之父”,1909年9月21日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l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 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的演进

    B. 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 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 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她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材料三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四(甲骨文)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致一致。

    ——新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3)材料三、四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