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电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 下游降水量减少   D.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人使用GPS接收机进行定位,GPS显示的经纬度坐标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103°37′20″W)。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1 220 km   B. 2 220 km   C. 3 330 km   D. 4 440 k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

    A. 一路正西   B. 先西北,后西南

    C. 先东北,后东南   D. 先西南,后西北

    2.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 70°≈0.342)(  )

    A. 1 800 km   B. 13 500 km   C. 5 000 km   D. 3 330 k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宁波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000 m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17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

    A. 1∶50   B. 1∶500   C. 1∶5 000   D. 1∶50 0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昼夜长短周年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传统上的春季是从立春到立夏,与图中对应的时间段是(  )

    A. a—b   B. b—c   C. c—d   D. d—a

    2.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立春阳气转—昼长夜短,气温回升

    B. 谷雨宜养蚕—降水增加,植被茂密

    C. 秋分不养田—霜冻频袭,降温明显

    D. 冬至不行船—径流减少,河水枯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的主要成因是(  )

    A. 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

    B. 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

    C. 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

    D. 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

    2.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的流向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2.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香山   D. 红叶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 雾   B. 云层

    C. 降水   D. 渔场

    2.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增加沿岸大气湿度   B. 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C. 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D. 厄尔尼诺影响加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的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左图),而背海一侧的植被则高大而茂密(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高山草甸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2.山丘东南沿海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过低   B. 降水稀少

    C. 光照不足   D. 土层瘠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 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 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 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 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 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月,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根据乙图推断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A. 浮游生物   B. 降水总量

    C. 光照资源   D. 风能资源

    3.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

    A.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B. 秘鲁西部沿海

    C. 索马里东部沿海   D. 美国东部沿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 侵入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D. 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⑤⑥④③②①

    C. ④③②①⑤⑥   D. ④③②①⑥⑤

    2.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砾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海水侵蚀   B. 风化和风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

    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 岩洞   B. 岩礁

    C. 沙滩   D. 海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50°N纬线(下左图)和180°经线(下右图)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月甲地(  )

    A. 冬小麦长势喜人   B. 沙尘暴盛行

    C. 树下光线较强   D. 盛行东南季风

    2.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

    A. 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 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 都是当地冬季为最强   D. 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  )

    A. 气压高,气温低   B. 风力小,湿度大

    C. 气流下沉,对流弱   D. 地形阻挡,风力小

    2.此时石家庄(  )

    A. 风雪交加   B. 风向为西北风

    C.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 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某岛屿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

    A. 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B. 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C. 暖流、东北流向西南   D. 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2.甲城市1月和7月均温分别为(  )

    A. -19.2℃、22.8℃   B. -13.6℃、20.6℃

    C. -14.2℃、16.0℃   D. 5.1℃、1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下面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

    (3)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海洋环境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2.6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以垃圾的形式被抛进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km2,中心最厚处达到30 m。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要描述“垃圾旋涡”出现位置的大致范围,分析大量塑料垃圾的来源。

    (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属于典型的风海流?

    (3)分析太平洋“垃圾旋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