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判断题 5 题,连线题 1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水母   B. 海葵   C. 海蜇   D. 海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强在花池里找到一条蚯蚓带到学校做观察蚯蚓的实验,老师强调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

    A. 便于观察蚯蚓的外部形   B. 使蚯蚓不会因干渴而死

    C. 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利于气体交换   D. 使蚯蚓的运动更灵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体表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B.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因此而得名

    C.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D.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下列有关鱼的形态结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

    A. 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B. 身体呈流线型

    C. 用鳃呼吸   D. 体内没有脊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扬子鳄是小型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现已人工繁育成功。下面有关叙述与扬子鳄不符的是      (    )

    A. 身体表面覆盖着较大的角质鳞片,即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B. 肺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 卵较大,含有较多的养料和水分,而且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D. 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两类。下列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

    ①小鸟喂鱼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钓取食物 ④鸡的绕道取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呈现生态平衡的现象。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各生物种类、数量及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B. 各种动物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C.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数量保持恒定   D. 不能通过人为恢复生态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冬季是病毒性感冒的高发季,专家提醒要当心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若是感冒症状和以前不太一样,一定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诊。感冒病毒的基本组成是         (    )

    A. DNA和糖   B. 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C.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弄清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把我国特有的动植物中水杉和珙桐分为一类,金丝猴、朱鹮和中华鲟分为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    )

    A. 界   B. 科   C. 属   D. 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仔细观察下列生物图片,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这四种生物中①的结构最简单,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B. ②、③属于一类生物,都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C. ④是植物,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

    D.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5 题
  1. 涡虫的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呈左右对称,这种体型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蛔虫是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都有贝壳保护,都生活在水中。(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动物越多对植物就越有利。(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病毒的个体很小,不能独立生活,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日常生活中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很多,请将下列相关内容连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右图是伸肘动作,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①是 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___。

    (2)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__________ 状态,[③]_____________ 处于__________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认真观察下列六种动物的形态图(大小比例不一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6种动物按形态结构分成两组,其中只有一种____和其他不一样,那么分类依据是____。

    (2)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用肺呼吸的有_____,其中需要皮肤辅助呼吸的是____;用鳃呼吸的是____;而___靠腹部的气门呼吸。

    (3)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____和____。

    (4)请将图中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细菌的个体微小都是单细胞的,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右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具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然有[  ]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是原核生物。

    (2)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_____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者。

    (3)_____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中段,海拔1600米,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植被保持完好的自然状态,森林覆盖率高达86%,活立木蓄积130万立方米,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

    褐马鸡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中国的特产鸟类,被列为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中濒危物种,在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在建区初期的1982年调查为558只,2009年监测的数量为2000只左右。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珍禽褐马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7年6月9日,相关人员在太原市清徐县清源镇发现了一只黑色白点的鸟类尸体。经专家认证,此鸟为山西省当时历史记录及鸟类名录上都未曾发现过的鸟类——噪鹃。这一发现刷新了山西省鸟类分布新记录,也为进一步研究山西境内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1)生物的多样性指的_____的多样性,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的多样性。

    (2)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试分析历史上造成褐马鸡濒危的原因有哪些?

    _____

    (4)噪鹃被专家认证为鸟类的依据有哪些?

    _____

    (5)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公民应当怎样做?

    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如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如图所示,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分析回答

    (1)巴斯德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巧妙的设计了甲乙两组对照,但变量都是____________。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进入瓶内。

    (3)乙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重复多次得出科学的结论。

    (5)巴斯德的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_____________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