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部署计日程功再接再厉自力更生

    B.风采立竿见影伶牙利齿仗义执言

    C.精粹一枕黄粱相辅相成迫不急待

    D.陷阱额首称庆金碧辉煌贸然行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被美国认为是拳头项目的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是否能在伦敦奥运会上如愿夺金,很大程度上由仰泳选手的恢复状况决定。

    B.一套好的计算机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之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学工作者的协调工作。

    C.鉴于土管局今年在全市群众中的恶劣影响,市委市政府决定免去土管局局长张天祥,任命王续军为新局长。

    D.南通老百姓和海内外游客在狼山不仅可以感受到江海神韵,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本报南宁2月26日电 日前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了解到,该院在克隆兔研究上连续取得突破。继去年12月12日世界首批显微受精转fat-1基因兔在该校诞生后,今年1月14日又有2只转基因克隆兔诞生。近日这两批实验兔通过了转基因成分鉴定。这是广西大学继转基因克隆水牛成功之后,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兔上取得的新突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年3月15日中午,两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问到“在去年6月份,您提到过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展出,不晓得您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时,温总理回答:我2010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乡往之。我常想,难道几千年的文化恩泽就不能消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

    (1)温总理引用的“虽不能至,但心乡往之”出自________(朝代)司马迁《史记》中表达对________(人名)的敬仰之情。(2分)

    (2)《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后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后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后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你听说《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用一段话表达,不多于40个字,必须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

    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

    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对人间美好之音,明人陈继儒曾历数:“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小窗幽记》)

    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

    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

    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

    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一朋友驾车时,总把“重金属”放到最大量,他并不关注谁在唱,按其说法,这是用一个声音覆盖一群声音,以毒攻毒,以暴治暴。

    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

    耳塞?地下室?使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人体感官里,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不拦截、不过滤,不像眼睛嘴巴可随意闭合。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不是么?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

    有个说法叫“花开的声音”,一直,我当作一个比喻和诗意幻觉,直到遇一画家,她说从前在老家,中国最东北的荒野,夏天暴雨后,她去坡上挖野菜,总能听见苕树梅绽放的声音,四下里噼啪响……

    苕树梅,我家旁的园子里就有,红、粉、白,水汪汪、亮盈盈,一盏盏像玻璃纸剪出的小太阳。我深信她没听错,那不是幻听和诗心的矫造,我深信那片野地的静,那个年代的静,还有少女耳膜的清澈——她有聆听物语的天赋,她有幅画,叫《你能让满山花开我就来》,那绝对是一种通灵境界……我深信,一个野菜喂大的孩子,大自然向她敞开的就多。

    我们听不见,或难以置信,是因为失聪日久,被磨出了茧子。

    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把寂静——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选自《今晚报》,有删节)

    1.文章开头“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颇有特色,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2.作者认为“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试结合全文加以具体分析。(4分)

    3.结合全文,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寂静”(6分)

    4.探究作者反复说“古人真有耳福啊”“ 童年耳朵是有福的”,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情感?(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再谈俗从何来

    范 曾

    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考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无俗意。说赵孟頫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頫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兽性的托尔斯泰,而兽性的托尔斯泰恒为人性的托尔斯泰所打倒。亦如《伊德和自我》所云,原始的伊德显然是很不堪的;惟有“超我”的追逐,使伊德趋向完美。

    显然当艺术家升腾着庸俗之气的时节,和天下的俗人没有任何区别,俗谚云“诗人之作清绝,慎勿为邻居”,恐怕是这诗人灵魂二元分裂和组合表现特显,故诗可读,而人不可交。谢灵运即是最佳例证。

    当一个艺术家创作时,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当他不创作时离于道、摒于德、背于仁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证亘古至今,不绝如缕。哲学家似乎也不例外,譬如卢梭和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矛盾的状况,是不能轻易用“伪君子”三字去说清的,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大体用的泥巴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二元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太古。

    即使同一作家和画家,其作品也可能蕙莸杂处,雅俗并存,雨果在巴尔扎克坟前固不会罗列他所写的充满脂粉气的、鄙俗的、同时效力于几个文坛鸨母的文章,茨威格却读到过这些,然而权衡轻重之后,茨威格还是把崇敬和赞叹奉给了巴尔扎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龚定庵(龚自珍)的一首诗,可谓深恶痛绝,细味之,的确俗得可以。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间,便说寻春为汝归。”“偶赋凌云”时龚定庵灵魂中蒸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绝唱;而当他“偶倦飞”时,鄙陋人性暴露无遗,对女人说谎,而且目的是“寻春”,百年之后,我深为龚定庵耻。然而权衡巨细,我在愤怒之余,还是把尊重奉给龚定庵。

    我们所希求的当然是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然而当我们以此尺度去苛求古人时,恐怕打击面会过宽,所幸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成果,而不一定先了解隐私劣迹后再读诗歌文章,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把比较宽容的尺子,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时过境迁,坏人的劣迹与他的作品距离会越来越大,恶劣的品德和秽行,作为原始的兽性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剩下的好东西总是属于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于是我们会读到元遗山论谢灵运时的备极赞美之句:“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谢灵运以“池塘生春草”五字留芳千古,而那些“无补费精神”的诗人早为人忘却,这些诗人中必然有为人品格比谢灵运高尚百倍者。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及之的。

    1.阅读第一小节,列举出文中所举用以证明 “人俗,其艺未必俗”的例子。(6分)

    2.什么是“人性的二元论”?作者用谢灵运、龚自珍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什么观点?(6分)

    3.俗从何来,俗的根源何在?请根据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战士和苍蝇

    鲁迅

    ①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②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③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④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⑥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三月二十一日

    注释:

    ①本文是鲁迅先生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不久写的一篇杂感。

    1.解释“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这句话的内涵。(3分)

    2.请概括说明“苍蝇们”的丑态。(6分)

    3.文章的五、六两段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山东河工事

    张惠言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

    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出则招纳权贿,倾动州县,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河工调拨薪刍夫役之官,非王先生言不用也。不称意,张目曰:“奴敢尔,吾撤汝也!”其横如此。内阁侍读学士蒋予浦,王先生广慧寺之徒也,以母忧去官,游于山东。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巡抚择良日,筑坛于公馆之左,僧、道士绕坛诵经者数十人。巡抚日再至,蒋学士、王先生从。及坛,蒋学士北面拜,巡抚亦北面拜;王先生冠毗卢冠,袈裟偏袒,升坛坐,学士、巡抚立坛下,诵经毕,乃去。如是者数月,河屡塞,辄复决。

    其明年正月,王先生曰:“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吾以法镇之,某日当合龙,速具扫①!”巡抚曰:“诺!”先期一日,扫具,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巡抚至,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呗音诵经咒②。良久,投铁于河,又诵又投,三投,举手贺曰:“龙镇矣!”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明日,水大甚,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扫下,数百人皆死。居数日,王先生又至,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张惠言曰:余居江南,辄闻山东河工事,未审;及来京师,杂询之,多目击者。呜呼!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书其事,使来者有所儆焉!

    王先生既蓄发,名树勋,以赀入,待选通判。本扬州人,或曰常州之宜兴人。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僧号嘿然。嘿然者,亦其未为僧时号。伊江阿谪戍伊犁,王先生送之戍所。闻其将归谒选③云。

    注释:①扫:同“埽”,指用石块、树枝等捆扎而成的堵决口用的填塞物。②呗音诵经咒:用和尚念佛经的声调念经文咒语。呗,指梵音赞歌。③谒选:等候吏部选派。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母去官忧:父母的丧事

    B.袈裟偏袒,坛坐升:登、登上

    C.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同“需”,需用的东西

    D.使来者有所焉儆:警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与作者“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的感叹直接相关的一组是(3分)

    ①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              ②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

    ③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                   ④举手贺曰:“龙镇矣!”

    ⑤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⑥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伊江阿作为堂堂巡抚,竟然被佛言耸惑。在治理黄河决堤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其昏聩无能而又凶残专横的特点。

    B.巡抚好佛,曾经做过僧人的王树勋受到巡抚的特别礼遇。治理黄河失败后,巡抚被贬谪戍伊犁,而王树勋却交纳银钱取得做官资格,等候吏部选派。

    C.蒋予浦是次要人物,曾是王树勋的徒弟,与巡抚伊江阿性情相投,治理黄河时到祭坛面朝北跪拜。作者寥寥几笔,便把蒋予浦这一人物形象勾勒出来。

    D.文章最后作者写伊江阿和王树勋的结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流露出对清朝官场腐败的强烈讽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3分)

    ⑵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4分)

    ⑶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馀篇。观之,予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呜呼,诗其难,惟有甫哉?自《洗兵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发焉。皇祐壬辰五月日,临川王某序。

    --节选自《<老杜诗后集>序》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

    2.用现代汉语简要说明作者编辑《老杜诗后集》的目的。(2分)

    3.《老杜诗后集》的编辑者是谁?(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残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1.请结合全诗赏析“依依”一词的妙处。(3分)

    2.“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3.颈联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渺沧海于一粟。(苏轼《赤壁赋》)

    2.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3.,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过山西村》)

    4.朝搴阰之木兰兮,。(屈原《离骚》)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6.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题(15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骄傲轻敌,不听关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B.《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对封建道德的批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C.《家》的结尾部分,觉慧与家人告别时,尽管面对的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可是一想到就要离开曾经生活的18年的“家”,他的内心一点也兴奋不起来。

    D.当欧也妮放弃母亲的财产继承权,在文书上签了字后,葛朗台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女儿,如此热情是因为自己没有必要为家财有被分割的危险而担心了。

    E.《炉中煤》中把“祖国”比喻为“女郎”,是继承并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有利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2.《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表现了宝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4分)

    3.《哈姆雷特》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请简要叙述作品安排了哪三个高潮?(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路程,自有生命特有的韵致和节奏。步履铿锵,紧追慢赶,未必就是唯一的选择。

    请以“在漫步中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