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计算题 1 题,综合题 2 题,实验题 1 题,工业流程 1 题,单选题 16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计算题 共 1 题
  1. (1)25℃时,pH=6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mol/L。

    (2)常温下,NaHA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c(A2-)_________c(H2A),(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况下,将4.48 L NH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OH-)=c mol/L,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忽略水的电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今“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氮的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研究氮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及脱除,让空气更加清洁是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

    (1)已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  2NO(g)N2O2(g)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2O2(g)+O2(g)=2NO2(g)  (慢反应)

    ①用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O2)=k1·c2(NO)·c(O2);N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NO2)=k2·c2(NO)·c(O2),k1与k2分别表示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则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反应2NO(g)+O2(g)=2NO2(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常数一定增大

    B.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C.反应的总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之和

    (2)已知:反应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CO的燃烧热ΔH=-283.5 kJ·mol-1,某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活性炭和2 mol NO2,发生反应2C(s)+2NO2(g)N2(g)+2CO2(g),60 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气体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在0~6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在t1时刻,只改变一种条件,所得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填选项编号A.加压  B.加入催化剂  C.升温  D.降温  E.通入NO2),t2_________60 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已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正向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保持温度不变,改为恒压容器发生该反应,达平衡后,NO2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K值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氨气代替氢气研发氨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热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氨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溶液中OH-向电极_________移动(填“a”或“b”)

    (2)用氨燃料电池电解足量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如图所示),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B烧杯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蓝。

    ①电源的Q端为_________极,B烧杯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烧杯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电解,向A烧杯的溶液中加入0.4 g CuO固体后恰好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均为100 ml,则电解后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白醋是烹调的酸味辅料,色泽透亮、酸味醇正,能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主要成分为CH3COOH(M=60 g/mol),某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测定某品牌白醋中的醋酸浓度,设计如下实验:

    ①量取10.00 ml白醋,配成100 ml溶液

    ②量取25.00 ml稀释后的白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2滴酚酞作指示剂

    ③用c mol/L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 ml。

    (1)滴定中,NaOH溶液应盛放于_________滴定管(填“甲”或“乙”),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白醋中所含的CH3COOH浓度为_________mg/L

    (3)误差分析(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

    ②锥形瓶洗净后,还有少量残余的蒸馏水,则测定结果_________。

    (4)上述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精确度不高。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更准确测量溶液的pH等。该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再次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图中a点时,溶液中c(Na+)_________c(CH3COO-)+c(CH3COOH)(填“>”、“<”或“=”)

    ②常温下,若图中某一点pH=6,则c(CH3COO-)-c(Na+)的精确值为_________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工业流程 共 1 题
  1. 铍是一种新兴材料,有“超级金属、尖端金属、空间金属”之称。钇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金属元素,是一种灰黑色金属,有延展性,可制特种玻璃和合金。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Y2FeBe2Si2O10),工业上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取氧化钇,同时获得副产物铍。

    已知:Ⅰ.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eCl2熔融时能微弱电离。

    Ⅱ.钇(Y)的常见化合价为+3价;

    Ⅲ.Fe3+、Y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2.1

    3.3

    Y3+

    6.0

    8.3

    (1)请配平钇矿石与NaOH共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Y2FeBe2Si2O10+________NaOH+________O2________Y(OH)3+________Fe2O3+________Na2SiO3+_________Na2BeO2+_________H2O

    (2)试剂A采用氨水,不宜使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氨水调节pH=a时,a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

    (4)向滤液Ⅲ加入氨水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熔融BeCl2制备金属铍时,需要加入NaCl,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常温下Ksp[Fe(OH)3]=8×10-38,则反应Fe3++3H2OFe(OH)3+3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C.纯碱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可用纯碱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D.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pH=12的K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阴极放出22.4 L H2,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1 L 0.1 mol/L的Na3PO4溶液中,所含的数目小于0.1NA

    D.电解精炼铜,阳极溶解铜6.4 g时,阴极得电子数目为0.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中科院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可以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

    B.使用防止钢筋锈蚀的海工混凝土

    C.用导线将钢构件与电源负极相连

    D.用导线将钢构件与铜片相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0,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反应速率5v(NH3)=4v(O2)  ②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④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5 mol O2,同时断裂12 mol O—H键  ⑥NO的浓度不变

    A.②④⑥ B.①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稀盐酸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事实能证明HCN为弱酸的是  (   )

    ①等体积等浓度的HCN和HCl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等量的氢气

    ②用HCN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镁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如果向其中加入少量NaCN固体可以降低反应速率

    ④常温下,0.1 mol/L HCN溶液的pH小于7

    ⑤pH=1的HCN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2.8

    ⑥温度升高,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A.③⑤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对反应H2(g)+I2(g)2HI(g),加压后气体颜色变深

    C.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气的产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I)=8.3×10-17,将AgCl与AgI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合液中只有AgI沉淀生成

    B.混合液中生成AgI沉淀少于AgCl沉淀

    C.常温下,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相同

    D.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5℃时,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HB、HC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HA为强酸 B.若三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H-)近似相等

    C.当时,c(A-)大于c(B-) D.HC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已知S(s)+O2(g)SO2(g)  ΔH1;S(g)+O2(g)SO2(g)  ΔH2,则ΔH1<ΔH2

    B.含2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NaOH溶液和稀醋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将2 mol SO2与足量的氧气混合,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196. 6 k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反应aA(g)bB(g)+cC(g),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达平衡时,体系中B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ΔH<0,ΔS<0

    B.M、N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M>N

    C.P、M两点A的转化率:P<M

    D.保持恒温恒容,向P点再充入少量A,达新平衡时,B%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同时增大N2的转化率,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降低温度 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 C.加入催化剂 D.缩小容器的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

    HF

    CH3COOH

    H2C2O4

    电离常数(25℃)

    6.6×10-4

    1.8×10-5

    K1=5.4×10-2

    K2=5.4×10-5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相同的NaF、CH3COONa、Na2C2O4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F)<c(Na2C2O4)<c(CH3COONa)

    B.将HF溶液与Na2C2O4溶液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

    C.将V1亳升pH=3的CH3COOH溶液与V2毫升pH=1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c(Na+)<c(CH3COO-),则V1一定大于V2

    D.将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2O4溶液与NaHC2O4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测定中和热

    B.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的标准液

    D.组装铜锌原电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常温下,硫化物的沉淀在溶液中达溶解平衡时,金属阳离子的浓度随S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大小为Ksp(CuS)<Ksp(CdS)<Ksp(SnS)

    B.向S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c(Sn2+)会减少

    C.a点无CdS沉淀产生

    D.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2+、Sn2-的混合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析出CuS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向三个体积均为3 L的恒容绝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500℃条件下开始发生如下反应:H2(g)+Br2(g)2HBr(g)  ΔH<0,测得达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H2、1 mol Br2

    2 mol HBr

    2 mol H2、2 mol Br2

    平衡时正反应速率

    v1

    v2

    v3

    平衡常数

    K1

    K2

    K3

    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

    n1

    n2

    n3

    反应物的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v1=v2 B.K1<K3 C.n1>n2 D.α1+α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