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名著阅读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蔫。(周敦颐《爱莲说》)

    (3)《三峡》中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他会把喜欢的文章下载(_____)下来反复阅读。

    (2)针灸(_____)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疟疾的手段。

    (3)小金鱼们_________(fēng yōng)而上,争先恐后地抢着鱼食。

    (4)首轮谈判之后,双方都表达了_________(qiān dìng)合同的意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B. 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自目乐观。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张明,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令人触目惊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家质的重要标准。

    C. 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

    D. 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开华为一门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经典咏流传》所速每首诗调,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 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情时如金,《浪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你的学校要开展“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你希望体验的项目是什么?谈谈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以夸张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用“冰寒川”、“雪满山”作比喻,说明仕进道路受到阻塞。

    C. 第四句诗人连用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中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的四句,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2.诗的尾句中的“长风破浪”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逢,行者体于树,前老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实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弊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宁醉 

    (节逸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墓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迎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圈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 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教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筒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筒,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逸自《宋史。欧阳修传》 )

    (注)①嶷 (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机阱: 陷阱。③宽藺: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觥筹交错

    (2)及冠,嶷然有声

    (3)虽机阱在前

    (4)未尝及文章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2)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4.请用《醉翁亭记》中原句解释欧阳修“号醉翁”的原因。

    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政阳修具有怎样的政治思想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因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 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因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因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木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国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顾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潮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辈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区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因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 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项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 中国國林建筑的空间关, 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选文第②说“民间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 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的依据是什么?

    2.园林建筑在处理空间的艺术上,借助哪些建筑形式实现了“可望”的重要思想?

    3.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⑧/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⑧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出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理性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选文多次写李叔同先生的仪表,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段看,李叔同先生留学日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请简要品析句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中加着重号的词。

    4.李叔同先生给你带来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写出亮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小题

    1.《水浒》中鲁达因何事上了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不顾众僧反对,剃度鲁达的理由是什么?

    2.《水浒》中逼得林冲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尝试”意思是试一试;试验。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尝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