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流程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化学防晒剂二苯酮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选为年度接触性过敏原。二苯酮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用于防晒霜中,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或屏蔽剂。下列一定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  )

    A.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B.熔点48.1℃,沸点305.9℃

    C.密度为1.146g/mL,能升华 D.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被氧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打赢蓝天保卫战”在行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外出应佩戴防PM2.5 专业口罩

    B.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无限度使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

    C.为了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香椿树的嫩芽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下列有关皂甙(化学式为C27H42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皂甙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B.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72个原子

    C.皂甙中氢、氧元素质量为14:1 D.皂甙属于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能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与利用中正确的认识是(  )

    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化学变化

    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安徽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石台富硒茶》在合肥通过专家审定通过。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硒”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符号为Se B.硒是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实验室利用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实验数据,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下列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C.a 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切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碳酸氢钠加热后固体剩余物质量减轻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经实验测定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NaCl/g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g

    20.9

    31.6

    45.8

    63.9

    85.5

    A.KNO3 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NaCl可得到质量分数为33.3%的NaCl溶液

    D.分别将两种物质的100g饱和溶液从50℃降至10℃,KNO3析出的晶体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我国早三千年前的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金属的导电、导热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锡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CO↑,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知其中含锡0.9g,则此青铜中铜和锡的质量比为_____。

    (4)青铜和纯铜都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若分别在青铜和纯铜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则是_____(填“纯铜”或“青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如下图所示的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⑤所指仪器的名称为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装配好的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硫化钠是重要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皮革、毛纺、高档纸张、染料等行业。工业上利用工业尾气硫化氢(H2S)制得产品硫化钠固体。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A操作利用玻璃纤维作除尘分离塔的滤材,玻璃纤维的作用是过滤,该操作在实验室里要使用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称为氢硫酸,则其pH_____(填“<”、“>”或“=”)7。

    (3)目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硫化氢,可减少空气污染。吸收塔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化氢溶液发生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类型为_____。

    (4)产品硫化钠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酸”、“碱”、“盐”或“氧化物”)。硫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氧化并易溶于水,保存硫化钠的正确方法为_____。

    (5)硫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明显增大。D操作中精制过程,从硫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硫化钠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填“蒸发溶剂”或“降温结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固体的原因是什么?

    (1)设计如图装置并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发现右侧的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_____,左侧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得出:木炭具有的化学性质为_____。

    (2)这套装置使用酒精喷灯加热,也可在酒精灯上加网罩,其目的是_____。

    探究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3)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用于船底防污漆,用于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2O+H2SO4=CuSO4+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进行实验)限选试剂:稀硫酸;仪器:试管、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烧杯。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I:取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步骤II:将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

    a.过滤后有红色固体;

    b.溶液呈蓝色。

    (4)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木炭与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还含有铜。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常见金属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某化学探究小组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有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金属的沸点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铁中含碳量有关。

    (查阅资料)镁的沸点为1107℃;铁的沸点为2705℃。

    (设计并实验)该探究小组用将镁丝、纯细铁丝和两种不同含碳量的细铁丝(镁丝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分别放入空气和氧气中燃烧。记录燃烧时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氧气纯度(含氧量)

    镁丝

    铁丝中含碳量

    燃烧时的现象

    空气中(21%)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0%(纯铁)

    不燃烧

    纯氧中(100%)

    更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0%(纯铁)

    剧烈燃烧,无火星

    纯氧中(100%)

    更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0.05%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纯氧中(100%)

    更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0.6%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收集证据)(1)若要比较细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纯度有关,应选择的实验编号组合是_____。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细铁丝中含碳量的关系:_____。

    (解释与结论)(2)通过探究,了解细铁丝在纯净的氧气燃烧时会火星四射的原因。请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细铁丝中含有不同的含碳量,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反应生成的熔化物四氧化三铁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的现象。为保证实验成功,选用的铁丝中含碳量要控制的范围为_____。

    (4)取一段含碳量0.6%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投入盛有足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并在烧杯底有少量的黑色残渣,其化学式为C。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我省某工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若用6.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