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下表为我市2018年某月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表中日期临近的节气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沙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 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慕尼黑地处德国西南部高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可持续发展、满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在连接城区和相邻乡镇的地带,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绿腰带”内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建设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促进了郊区在休养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慕尼黑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绿腰带”内不适合

    A. 种植花卉   B. 种植蔬菜   C. 发展农艺   D. 发展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近几十年绿洲农田区从以前的冲积平原和河谷两岸不断向荒漠深处扩展。下图示意近50年以来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所代表的农作物依次为

    A. 小麦、玉米、棉花   B. 小麦、棉花、玉米

    C. 棉花、小麦、玉米   D. 棉花、玉米、小麦

    2.近几十年新疆绿洲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机械化水平提高

    C. 市场需求变化   D. 灌溉技术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 南高北低   B. 南北低,中部高

    C. 东高西低   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 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 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 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域可能位于

    A. 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B. 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C. 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D. 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2.下列说法,不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 鱼群密集   B. 海雾出现频繁

    C. 常年盛行西风   D. 夏秋有气旋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 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B.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D.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2.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最不可能的是

    A. 海水淡化   B. 发展节水农业

    C. 修建积水池收集雨水   D. 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森林火险等级增大

    C.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2.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合理的是

    A. 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 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 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 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3.科考人员实地考察发现了成片的阔叶林,它们可能是

    A. 桦树林   B. 胡杨林   C. 樟树林   D. 桑树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时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东关镇的湖洋溪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东关桥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下图为东关桥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东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佳时间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东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 减少桥底对水流的阻力,以防泥沙淤积

    B. 增大桥涵空间,加大水流通过量,以防洪涝

    C. 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D. 增加桥墩的美感

    3.东关桥长廊屋盖梁式的设计主要意图是

    A. 供行人歇脚避雨   B. 作码头发展航运

    C. 防雨水渗入木梁   D. 抗台风损坏桥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主要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1.2006-200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2.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 打坝淤地,拦沙蓄水   B. 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C.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D. 采砂取土,疏浚河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其流域分为东西二部分:西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为关中平原区。甲图示意渭河水系,乙图示意不同年份渭河下游某监测点与渭河中心线最近距离的变化态势,监测点位于现在渭河南岸某固定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探测发现,渭河下游(咸阳以下)两岸沉积物质组成有明显差异,南岸物质颗粒平均粒径大于北岸。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干流的南侧

    A. 地势起伏更大   B. 年降水量更大

    C. 支流数量更多   D. 植被覆盖率更高

    2.公元700-2000年,渭河北岸地区侵蚀、淤积的总体变化特征是

    A. 持续淤积,偶有侵蚀   B. 持续侵蚀,偶有淤积

    C. 先侵蚀,后淤积   D. 先淤积,后侵蚀

    3.公元1700-1900年间,监测点附近下列情况可信的是

    ①秦岭北麓植被人为破坏较严重

    ②处于暖干气候期

    ③秦岭断块处于剧烈上升期

    ④渭河流速加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如图),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在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里

    (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征。

    (2)简要分析卡维尔盐沼的形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松嫩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为全国农业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毫米,蒸发量达1340毫米。但是,境内有8条主要江河,大小700多个泡沼,一派“水乡”景观(如图),被人们称为“旱地之泽”。据地质考察,第四纪晩更新世前,该地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后来随着松辽分水岭的隆起和大量黏质泥沙沉积淤填,大湖逐渐消亡。

    材料二 作为遗存湖泊之一的查干湖面积达300多平方千米,湖滨沼泽约70平方千米,湖内有芦苇沼泽100平方千米,周围有连片分布的草原,湖水补给主要依赖于引松(松花江)道和湖区大气降水。查干湖年产鱼量达6000吨,单网捕获量可达20多万斤。查干湖凿冰冬捕,是一种古老的渔猎方式,极具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游客。

    (1)说出查干湖发展渔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白城的“水乡”景观会很快消失。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里戈壁无草木,祁连山下绿洲多”。祁连山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被誉为河西走麻的“母亲山”,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制种业在河西走廊绿洲上迅速发展,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制种基地

    材料二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良种,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千燥以方便存储运输。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地块必须进行隔离。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示意图

    (1)祁连山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试说明其成因。

    (2)分析该区域绿洲成为我国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