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选择题 2 题,命题作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其他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水浒》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请写出表现他隐忍退让的一个情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根据句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1)______(远眺  俯首  俯瞰)中国版图,我国东濒太平洋,西抵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

    (2)读书最重要的是在读中思考,______(熔于一炉  融会贯通  融为一体),活学活用,不能“读死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规定。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③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④人是通过“社会化”完成从生命体的社会人到具有社会角色的自然人转化的。⑤人的社会化     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

    (1)第①句的宾语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在第⑤句的横线处需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3月17日,谷城樱花谷景区亮相央媒,向全国观众朋友昭示了谷城的秀美风光。

    B. 精准扶贫项目开展以来,不少农户种粮机械拮据的现象大为改现。

    C. “中国襄阳国际马拉松”一声发令枪响,万余名选手一泻千里,奔上赛道。

    D. 只有经历过心灵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ǜ)    玄虚(xuán)    豢养(huàn)   明晃晃(huǎng)

    B. 瓦楞(léng)   诓骗(kuāng)   烟囱(cōng)   长吁短叹(xū)

    C. 娉婷(pīn)   咀嚼(jué)     撩逗(liáo)   相形见绌(chù)

    D. 教诲(huì)   掺和(cān)     恣睢(suī)   百行业为先(há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以《留在我心底的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及议论、抒情;②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出使

    B. 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C. 天下缟素           缟素:这里指“白色的丧服”

    D. 秦王色挠           色挠:神色变得沮丧,挠,指“屈服”

    2.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喜洋洋者也

    B. 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余之勤且艰若此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D.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挺剑而起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并守护它,即使方圆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才价值方圆五百里吗?

    B.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译文: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从宫殿上扑下来。

    C.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首先,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B.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劲敌,不辱使命。

    C. 全文主要从人物对话、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唐雎和秦王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是刺杀秦王。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是进攻国家。于此,人物形象鲜明地立在读者面前。

    D. 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神态的变化,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只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狡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的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空缺部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传统文化·《论语》)

    (5)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两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       B.渡远(桥名)

    C.锦江(宾馆名)       D.日暮(亭子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1分)

    百家姓歌谣(节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 

    【活动二:补家训】下面是历史上某个名门望族家谱中记载的家训。A则是这个家族持家的基本准则;B则是对后世子孙处世的根本要求。请从A、B两则中任选一则,根据上句句式特点补写下句。(2分)

    【活动三:写传文】下面是三位曹姓名人。请连缀你所知道的三个人的资料,拟写成一则曹姓小传。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明、连贯,100字左右。(2分)

    曹刿  曹操  曹雪芹

    【活动四:话相逢】在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李明遇见一位来自海外的华裔少年。当得知他们同姓时,李明与那位少年有说不完的话。你认为李明会说些什么?要求:语言得体、连贯。(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的内热

    董朝林

    ①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类约束自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当忽视地球内热这一因素。

    ②地球的地质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约占地球体积的0.8%。构成地壳的岩石是自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构成了地壳及其以下的固体部分。地壳之下的地慢是巨厚的硅酸盐圈层,约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内部有大规模的物质对流。这一对流会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那么,这种对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因为地球的内热,这种热量一般被认为是由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引起的。地球内熱的秘密就隐藏在地球的地核处。地核是一个高温高压的世界。

    ③地球内部聚集的能量有时候会释放到外部。火山爆发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火山爆发的时候,会从地下喷涌出各种气体和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把热量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的表面。通过传导和对流扩散等方式,地热会向地球表面传递,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矿物相转变、地慢对流、岩浆喷发等地质现象。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在某个地质时期,有大体量的地热从地下传递到地表,那么,地球是不是也会变热呢?

    ④火山、温泉以及成矿热流体都表明地热是客观存在的。全球的地热分布非常不均匀,这与地球板块构造位置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地壳的不规则运动,当地壳的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的时候,地壳下面的岩浆就可能冲出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⑤我们所能见到的火山只是大陆上的火山,还有更多的火山在海底。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它在到达海西之前就被海水冷却,逐渐向上增高,形成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随时间迁移,地慢对流将火山岛缓缓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推开,同时火山岛的年龄从大洋中脊向外逐渐变老。这一地质过程就是海底扩张。

    ⑥20世纪5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爱德华。布拉德发明了一种热流探针。这种探针可以下到海底,穿入海底层测量温度梯度。这种探针测量的结果令人吃惊,通过太平洋海底地壳,由地球内部释放的热流比预期值高10倍。而大洋中脊的热流值更高,海沟处则比正常值低。这个测量结果表明,热流应是从大洋中脊上升,在海沟处下降。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大洋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在某时期内释放了巨大热量,那么,就会对地球气候造成巨大影响。2007年初,日本研究者使用海洋探测机器人,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世界最大的熔岩平原。研究者们发现了因海岭扩张而形成的裂痕,据此推测,从数万年前开始,黏稠度较低的岩浆大量从海岭的裂痕中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了巨我大的海底熔岩平原。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地质过程中,伴随着海庭嫁岩的涌出。海水温度也会升高,进而会影响大气环境。近年来,多次影响我们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造成的很多气候反常的现象。

    1.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 地球内热所产生的地慢内部的物质对流会驱动地壳运动。

    B. 除了火山爆发之外,地球还有其他多种释放能量的方式。

    C.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的年龄由外向中脊逐渐变老。

    D. 热流探针测量的结果显示大洋中脊的热流值高于海沟处。

    3.文章有两处运用了设问的方法,请分别说明其作用。

    4.根据文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青衣

    胡玲

    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青莲去得早,点了杯咖啡喝起来。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⑬老板来了,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⑭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梦中惊醒。

    ⑮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⑯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傅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⑰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⑱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

    2.简析第④段和第⑯段画线句子在塑造柳月如形象中的作用。

    3.赏析第⑬段画线句子。

    4.简述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