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17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7 题
  1.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B.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了繁荣时期

    C. 西汉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

    D. 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

    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包括赵登禹、张自忠、佟麟阁等为人所熟知的一批国民党将领。台湾军方日前发行一份“勇士国魂月历”,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列为“殉国将领”,这反映了

    A. 两岸对抗日战争的认识趋于一致

    B. 两岸对一国两制主张形成共识

    C. 两岸对国共抗战的认识逐渐客观

    D. 两岸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消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它

    A.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

    B. 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

    C. 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D.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违背人伦礼仪

    B. 不利于社会进步

    C. 重视尊卑贵贱

    D. 有利于凝聚宗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 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

    B. 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 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 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

    B.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C. 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 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

    A. 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 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 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 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1787年宪法》

    C. 法国《1875年宪法》

    D.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明代苏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朝鲜和韩国分别提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方案。朝鲜外相南日提出3点建议:

    (1)举行国民议会的全朝鲜选举,组成朝鲜统一政府;由民主朝鲜和韩国选派的代表组成全朝鲜委员会,其任务之一是草拟一个全朝鲜选举法,并采取措施保证朝鲜居民的各种自由。

    (2)-切外国武装力量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

    (3)对维护远东和平有最大关心的相应国家保证朝鲜的和平发展,并为朝鲜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韩国代表提出14点建议,其中包括:

    (1)按韩国的宪法手续由联合国监督在全朝鲜进行选举,联合国监督人员享有充分的行动与言论的自由;

    (2)全朝鲜国会代表按全朝鲜人口的直接比例计算(注:当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2倍);

    (3)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北方,驻在南方的外国军队待统一后才能撤离。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双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内瓦会议未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因及留下的隐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年来新史学对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评价如何,如此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预测图

    根据材料图片提取一个新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从中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