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一诗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说还休的句子是:“_____,_____”;下文“__________”一句,描写琵琶女的出场也表现了同样心理。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与同舍诸生衣着的不同,也表达了安然自适的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有大志,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时武宗、仁宗皆未出阁,徽仁裕圣皇后求名儒辅导,有荐者曰:“布衣李孟有宰相才,宜令为太子师傅。”成宗崩'仁宗监国,使孟参知政事,北迎武宗。久在民间,备知闾阎幽隐,损益庶务,悉中利病,远近无不悦服。事定,乃言于仁宗曰:“执政大臣,当自天子亲用,令鸾舆在道,孟未见颜色,诚不敢冒当重任。”固辞弗许’遂逃去'不知所之。是年五月,武宗践祚。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日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仁宗从容起谢曰:“赖天地祖宗神灵,神器有归,然成今日母子兄弟之欢者,李道复之功为多。适有所思,不自知其变于色也。”帝甚友爱,感其言,即命搜访之,得之陉山,遣使召之。仁宗嗣立,孟拜中书平章政事,进阶光禄大夫,且谕之曰:“卿,朕之旧学,其尽心以辅朕。”孟感知遇,力以国事为己任,节赐与,重名爵,核太官之滥费,汰宿卫之冗员。责成近臣,恶其不便于己,而心服其公,无间言焉。帝每与盂论用人之方,孟日:“人材所出,固非一途,然汉、唐、宋、金,科举得人为盛。今欲兴天下之贤能,如以科举取之,犹胜于多门而进;然必先德行经术而后文辞,乃可得真材也。”帝深然其言,决意行之。延祐元年十二月,复拜平章政事。二年春,命知贡举,及廷策进士,为监试官。七月,进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改封韩国公。已而以衰病不任事,请解职乞骸归里,帝不得已从所请。礼遇尤厚。至治元年卒。追封魏国公,谥文忠。孟宇量闳廓,材略过人,三入中书,民间利害,知无不言,引古证今,务归至当。士无贵贱,苟贤矣,不进拔不已。退居一室,萧然如布衣。为文有奇气,其论必主于理。

                                        (节选自《元史·李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B. 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C. 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D. 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阁,古时指公主出嫁;也可指皇子出就自己的封国或内阁官员出任外职。

    B.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民问里巷或平民老百姓。

    C. 鸾舆,古代指天子的乘舆,亦可借指天子。鸾,传说凤凰一类的鸟;舆,泛指车。

    D. 乞骸,古代指官员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朝政后,被迫请求回归故乡,常称“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孟秉持公心,精于政务。李孟兴利除弊,稳定时局;仁宗继位后,他更是核查滥费,裁汰冗员,贵戚近臣虽感厌恶,但心服其公,没有离间的言语。

    B. 李孟护国有功,不恋权位。李孟兴利除害,打击侥幸专营之徒,国事稳定后,以执政大臣当为天子所亲任而坚决辞职,武宗深为怀念,悲戚竟显于脸上。

    C. 李孟选才有道,倡导科举。李孟认为人才的选拔,自汉以来科举最好,当今若用科举选才,应以德行经术为先;在之后廷策进士时,李孟亲任监试官。

    D. 李孟气度宏大,才略超人。李孟三人中书省,关心民生,民间利害知无不言,对于士人,无论贵贱,唯才是举;生活俭朴,文章有奇气,其议必有理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有大志,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

    (2)帝甚友爱,感其言,即命搜访之,得之陉山,遣使召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文化综艺节目转型的两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随着文化综艺节目收视群体的扩大,用户收视思维的成熟,其追求真实与慢审美的需求不断凸显。此前一段时间,文化综艺节目追求在反差、紧张、刺激中煽情,以选秀、真人体验的“快节奏”“强冲突”为主要特色。近来文化综艺节目开始主打“慢节奏”风格,突出清新画风,从“快节奏”生活行为向“慢欣赏”情绪体验转换,将收获感、惊喜感、认同感这些相对“慢”与“静”的情绪感受,用娓娓道来的宁静方式,带给观众平和温情的情绪体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抄袭材料,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材料: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1)_____________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2)_____________。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3)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科学自立,就没有国家自立,而科学自立的前提是科学自信。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的科学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需要还远不相称,某些方面尚不及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的状况。核心问题是,价值取向基本上唯欧美马首是瞻。

    判断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的关键在:是现象描述还是规律把握。中国古代固然有大量学问停留在表观,但并不缺乏理论思维,只是比较晦涩而已。其主要思想是“取象比类”,即把事物的性质与关系纳入“极”、“仪”、“象”、“卦”、“行”等符号系统,根据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点,寻找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相似或相同点。作为取象比类之说源头的《周易》博大精深,限于历史背景,蒙有一层神秘色彩,许多思想有待发掘,可以称为独树一帜的“潜科学”。

    中国易学传人兼受道家“无为”说与儒家“气节”说熏陶,形成了一种道儒互补的刚直风骨。周敦颐归纳说:“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整个社会,著书立说从来就是精英文人推崇的业绩。惟其如此,才有卷帙浩繁的典籍传世,其中不乏科学萌芽。仅一部《本草纲目》,就足令世界瞠目。

    中国数学家以比较艰奥的符号系统,一度把数学推向世界高峰。13 -14世纪中国提出的高次方程解法,至少比欧洲早了约400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境界和毅力,不可能到此地步。工程技术属于自然科学的延伸,可以称为“准科学”。西方以工匠精神傲视中国,其实这正是中国强项。先秦时期在理论上就有《考工记》,在实践中就有“越王剑”,后者是迄今仍难以超越的技术奇迹。中国古代工艺享誉全球,留下大量稀世珍宝。

    李约瑟说:“如果中国和西方的气候、地理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倒置,近代科学就会在中国产生,而不是在西方。”面对国难,无数书生发誓精学救国,“争气”成为强烈呼声,它所产生的力量世人难以想象。数理化学科由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的努力,很快就被引入中国并颇有建树,“李善兰恒等式”属于中国创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已有了门类比较齐全的近代科学队伍。在孱弱国力所能企及的数学、生物学尤其是地学上,成果叠出。

    极度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科学家以铮铮铁骨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了像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样的一流人才,王淦昌关于中微子的研究成果甚至达到当时国际最先进水平。新中国建立,大批旅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毅然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新中国为科学发展提供的条件,首先不在待遇方面,而在精神方面。“文革”前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就登上了世界巅峰,“两弹一星”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迅速突破的。郭永怀空难牺牲时,一直与卫士紧抱以保资料安全。类似献身的科学工作者何止万千!科学家不一定有明确的政治宣言,但都明确有“自强”信念。

    科学自信不是故步自封,对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要认真研究、细致吸收。研究和吸收必须坚持主体性、求实性和择优性,坚决摒弃盲目崇拜和门面装潢。

                                    (欧阳志远《论科学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中国的科学自信远不及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

    B. 《周易》中“取象比类”的思想说明古代中国是有科学的。

    C.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凭借艰奥的符号系统找到了高次方程的解法。

    D. 中国门类齐全的近代科学家队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周敦颐的话作道理论据,阐述了务实奋进是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B. 文章以《考工记》和“越王剑”为例,凸显了中国古代的科学理论和工艺已享誉全球。

    C. 文章以时间为序列举了大量科学家的事例,论证了我国的科学自信主要来自于精神方面。

    D. 文章分析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论证了我们要有科学自信,指出了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把事物的性质与关系纳入特定的符号系统,就有可能寻找到事物在许多方面的相似点。

    B. 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是因为当时的西方在地理、经济条件和社会等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

    C. 如果中国科学家缺乏毅力和自强信念,那么当今中国科学就不会在某些领域取得较大成就。

    D. 只要对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认真研究细致吸收,就能重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科学自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背景

    曹文轩

    有那么一个人突然走向了我们,倒也平平常常,并未见有山有水。但有人对这个人的底细却有所了解,说道:“这个人是有背景的。”于是,人们再去看这个人时,就用了另样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所得之和,却要远远地大于他。当我去冷静地分析自己时,我发现,我原也是一个“有背景”的人。

    我的背景是北大。

    我常去揣摩我与北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我将如何?此时,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个背景参与了我的身份的确定。我为我能有这点自知之明而感到一种良心上的安宁。我同时也想到了我的同仁们。他们在他们的领域里,确实干得非常出色,其中一些人,简直可以说已春风浩荡、锐不可当。也许我不该像发问我自己一样去发问他们:如果没有北大这个背景,他们又将如何?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去发问自己的——北大门里或是从北大门里走出的人,都还是善于省察自己的。我相信这一点。

    北大于我们来说,它的恩泽既表现为它曾经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人品,给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因为有了它,我们不再感到自己没有“来头”,不再感到那种身后没有屏障的虚弱与惶恐。

    那年4月,我应邀去东京大学讲学。在日本的十八个月中,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个背景的存在。那天晚上,在东大教学部举行的欢迎外国人教师的酒会上,我代表外国教师讲话时,在一片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在我为我的小孩办理临时入学手续时,我感受到了。在我于北海道的边陲小城受到一位偶然相识的日本朋友的热情接待时,我又感受到了。……十八个月结束后,东大教学部的师生们破天荒地为我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送晚会。在那个晚会上,“北大”这个字眼出现了数次。我心里明白,这个晚会的隆重与热烈,固然与我十八个月的认真工作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背后有这个背景。

    它给了我自信与勇气。它默默地为我增加着言语的重量,并且神奇般地使我容光焕发。它甚至免去了我的尴尬与困境。

    那天上午,我将一本书写完了,心情甚好,就骑了一辆车,一路南行,到了紫竹院一带。已是中午,我感到饿了,就进了一家饭馆。那天胃口真是好极了,独自坐下后,竞要了好几个菜,还要了酒,摆出了一副要大吃大喝的样子。吃罢,我终于起身去买单。当我把手伸进口袋去掏钱包时,我顿时跌入了尴尬:出门时忘了带钱包了。我走到收款台,正巧老板也在那里,我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地说了我没有带钱的情况。老板与小姐听罢,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那时,我在下意识中立即想到了一点:今天也只有北大能救我了。未等他们问我是哪儿的,我便脱口而出:“我是北大的。”老板与小姐既是从我的眼睛里看出了我的诚实,更是他们听到了“北大”这个字眼,随即换了另样的神情。老板说:“先生,没有关系的,你只管走就是了。”我想押下一件什么东西,立即遭到了老板的阻止:“先生,别这样。”他在将我送出门外时,说了一句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再听到的似乎属于上一个世纪的话:“先生,你是有身份的人。”一路上,我就在想:谁给了我“身份”?北大。

    这个背景也可以说成是人墙。它是由蔡元培、.马寅初、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徐志摩、顾颉刚、熊十力、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冯至、曹靖华等无数学博功深的人组成。这是一道永远值得仰望与审美的大墙。

    话说到此时,我要说到另一种心态了:对背景的回避。

    这个背景一方面给了我们种种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生存着,无时无刻不感到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悬在头上。它的高大,在无形之中为我们设下了几乎使我们难以接受的攀登高度。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我们都在心中默念着:回报、回报……一代一代曾得到过北大恩泽的北大人,都曾默念着它而展开了他们的人生与学术生涯。

    这个背景的力量之犬,居然能够使你不敢仅仅是利用它、享受它,还能提醒与鞭策你不能辜负于它。有些时候,我们就有可能生出隐瞒“北大”身份的念头——“北大”这个字眼并不是我们任何时候都愿意提及的。背景既给予了我们,又在要求着我们。背景给了我们方便,给了我们荣誉,但又被别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们的未免有点苛刻的尺度。

    背景是一座山,大山。

    我们任何个人都无权骄傲,有权骄傲的永远只能是北大。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识到自己在日本东大的欢送会如此隆重与热烈,是因为东大师生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更   是因为自己的北大身份。

    B. 作者写自己吃饭忘带钱,最后不得已报出北大的身份一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背景是北大,背景可以带给他自信与勇气。

    C. 文章的结尾“背景是一座山,大山”一句,比喻贴切形象,背景如山难以攀登;同时背景力量之大具有震慑力。

    D. 文章语言质朴厚重,具有思辨性。作者因自己生活的种种经历引发了对背景的思考,进而对自己的北大背景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反思,并以此激励自己。

    2.这篇散文多处使用了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用意?

    3.作者在文巾说:“自己对背景有另一种心态——回避。”这句话包含了哪几层意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近日举行的最新一届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CES)上,中国科技公司成为夺人眼球的主角。在约4500家参展厂商中,超过1/4来自中国。CES几乎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的主场。

    近来,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有目共睹。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今年的CES向世界传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讯号或许就是,中国正在走近全球科技舞台中央,成为“科技感”越来越强的最前排“选手”。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科技创新爆发期,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开花结果,成绩斐然,一次又一次成为外媒争相报道的主角。“令人震撼。”奥地利《维也纳报》这样评价中国科技近年来的表现。该报直言,抱怨中国产品质量糟糕、创新意识不足的时代早已过去。为此,该报甚至有些担忧地表示,,西方国家可能被中国甩在身后,现在是时候直面中国科技带来的震惊了。

    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中国科技完成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转身”。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仰慕学者、赞扬其科技成果的社会氛围,这种氛围得益于尊重科学、学者以及所有受过教育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因中国政府的鼓励而更为浓厚。

                       (摘编自《中国科技阔步发展令人震撼正走近全球舞台中央》)

    材料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如今,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转型,对创新动力的渴求前所未有。而创新动力核心的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科学家群体的努力,依靠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家.时代呼唤科学家精神!

    “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管是做科研、做教授,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把工夫用足。”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薛其坤认为,科学发现没有第二,需要争分夺秒,没有退路。

    为寻找一种由原子铺成、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的“薄膜材料”,从2008年起,薛其坤及其团队进行了上千次试验。

    几乎所有认识薛其坤院士的人都知道他“7-11”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数十年如一日。在薛其坤看来,他最缺少的就是时问。“每天8个小时分析实验数据、看实验结果,你会忘记时间的存在.”

    “做研究就像上山摘樱桃。你假设山上有樱桃,但并不意味着实际上真有樱桃。上山的过程中,每一步会经历什么,你能发现什么,完全是不确定的。。薛其坤打了个比方。他说,有时候阶段性的发现很奇妙,就像读侦探小说,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它会吸引你不停走下去。

                    (摘编自《重塑科学家精神:挺起刨新型国家的脊梁》)

    材料三:

    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8月8日7时29分在京逝世,享年101岁。国际同行称他为贝茵体先生,因为他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菌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

    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向挽留他的外国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铜在英美的作用。”

    但现在,不少人更关注的却是各种花边新闻。而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曾被誉为世界级“一代宗师”的柯俊院士逝世却鲜为人知,热度几乎为零。一篇《娱乐圈又一对低调情侣疑分手》,评论几分钟就过了l000条。同一新闻平台,8月9日发出《“贝茵体先生”柯俊逝世,走完百年钢铁人生》,十几天过去,评论量为0 ! 8月15日发出《为柯俊先生献花,道一声:  “柯老,您一路走好”》,几天过去,评论量为0 ! 8月20日发出《沉痛悼念材料大师,柯俊院士》,几天过去,评论量为0 !

                           (摘编自《世界级一代宗师去世但网络热度几近为零》)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为一则新闻报道,按照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评论的顺序逐一展开。

    B. 新时代,中国进入科技发展爆发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领航者。

    C. 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材料二正是一个例证。

    D. 从国家层面的一系列论述可以预测,中国将成为一个前景可期的科技强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家全力付出,加上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高度关注,使中国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B. 科学家做科学研究,往往是先大胆假设,不管是否成功,而证明假设的每一步实践都充满了未知。

    C. 柯俊放弃了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毅然回到中国,是因为中国更需要他,他要为祖国同胞服务。

    D. 如今不少人对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科学家漠不关心,只知道关注花边新闻,让人唏嘘不已。

    3.作为一位中国科学家,薛其坤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夜泊宁陵

    韩驹①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②。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注:①韩驹:北宋诗人,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而被一再贬谪,死于江西抚州。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出都城赴江西任所时所作。②毵毵():指枝条等细长披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全诗以“夜泊”为中心,紧紧围绕夜泊宁陵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

    B. 本诗首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行舟情景,突出行船之快,极有气势。

    C. 颔联分别交代了出发时及泊舟时的时问和地点,照应题目,对仗工整。

    D. 颈联诗句具体描写泊舟处的景象,视听结合,烘托了闲适喜悦的心情。

    E. 叠声词“窣窣”的使用,描摹了风穿老树的声音,以此突出环境的安静。

    2.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的干部原来不错,甚至颇有政绩,提到新的岗位以后,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慢慢地甚至很快地变坏了。

    ②尽管我们写出的字不如书法家,但是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尽量认真,要对得起用来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白纸黑字。

    ③刘经理有很强的协调能力,为人和气,处事果决,有包打天下的魄力,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企业管理者。

    ④导师经常告诫我们,做事情应当遵循基本的原则,那种面对原则悖入悖出、阳奉阴违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⑤在与浙江队的对决中,陈静带病出场,路瑜蓉依然作壁上观,但面对强大的浙江队,四川队以我为主,打得对手防不胜防。

    ⑥倘若掌权者心明身正,廉洁奉公,那末无论贿赂者如何暗送秋波,也只能是枉费心机;倘若掌权者心术不正,就另当别论了。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平庸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

    B. 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互依存的,享用自然资源如果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那么维护自然资源的可享用性就是人类的基本义务。

    C. 能否将决策建立在民主、科学、透明的基础上,并求得决策与民意最大限度的契合,这既是对决策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

    D. 醉驾司机的文化程度与守法的自觉性、安全意识不成正比,来自交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国企人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某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门口的标语牌:大干快上,多装快跑,争分夺秒。

    B. 某中学文学社给某知名作家写的邀请信:诚邀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应允,我们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C. 对方寄来说明书,李华的回函:您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 某杂志社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②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③一切亲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益关系的才是朋友。(德谟克利特)

    ④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陈毅)

    ⑤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醉醒石》)

    ⑥世上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古龙)

    读了上面六句,你对“朋友”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