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简答题 1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9 题
  1. 下列变化主要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小龙虾烧烤 B.大豆磨成豆浆 C.苹果腐烂 D.蛋清受热凝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糖类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键康

    B.将废旧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可以变废为宝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粉末药品 B.读液体体积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丙烯酸(C3H4O2)是制造婴儿“纸尿裤”的原料,下面有关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B. 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D.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元素的原子中粒子总数为403 B.镆原子变成镆离子是化学变化

    C.镆是金属元素 D.镆原子核内有167个中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 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C.物质分类 D.灭火方法的目的模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有(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

    ②酸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

    ④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

    ⑤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⑥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⑦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所给图表(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上述图象表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B.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

    C.40℃时,若将 50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g 水和 100g 酒精中,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D.40℃时,将适量 CO2 通入饱和的 NaOH 酒精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社会的发展,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空气质量问题愈发严重,很多市民都从商场购买了空气净化器以应对雾霾,空气净化器它是由活性炭层、负氧离子发生器等7层组合成。如图是某品牌机构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一个即可);含有的金属元素有____(填元素符号,一种即可)。

    (2)机身使用的是铝合金,与铁相比的优点是___(答一点即可),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铝、铁活动性顺序___。

    (3)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若想从根本减少雾霾,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答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高纯CaCO3的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操作1的名称______,该操作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检验Ca(OH)2是否完全转化为CaCO3的方法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应往长颈漏斗中入______,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进入(选“a”或“b”),如果选择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3)用不加催化剂的方法制取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感悟)(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能量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字性质时,某同学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下列探究:

    (1)方案一: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常温),测定某NaOH溶液的pH大于7,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其pH小于7。

    结论:稀硫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方案二:借助酸碱指示剂。

    ①小红说:根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时,稀硫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②小文说:实验开始不需要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____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____。

    (继续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容颜1-2mL于试管中,加入 ____,振荡

    ____

    溶液呈酸性

    (3)测温度变化:为了进一步获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小明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其原理是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