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3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B.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22.4 L氯气中一定含有2 NA个氯原子

    C.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使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pm 2. 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I+2Cl2=2Fe3+I2+4Cl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lO+CO2+ H2O =2HClO+CO32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

    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

    Ba2+ + 2OH- + NH4+ + HCO3- = BaCO3↓ + NH3•H2O +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0.2 mol/L HCN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HCN)-c(CN-)=2c(OH) - 2c(H+)

    B. c(Na)<c(CN)

    C.c(HCN)-c(Na+)=c(OH) - c(H+)

    D. c(HCN)+c(CN)=0.1 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W、X、Y、Z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Z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X、Y、W一定是主族元素

    C.若W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有三种固体产物,则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Z既可能在三周期,也可能在四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2 – 2e= 2H+

    B.若要实现铁上镀铜,则a极是铁,b极是铜    

    C.若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当电池中消耗H 22.4 L(标准状况)时,a极析出铜64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时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10H11O2

    D.该化合物能与新制的Cu(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5分)对于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有如下信息:

    ①分别NH4+、Na+、Al3+、Ba2+、Ag+和NO3-、Cl-、SO42-、Br-、CO32-离子中的各一种组成(不重复)。

    ②其中甲、丙、戊三种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

    ③甲、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丁可分别与甲、乙、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化学式表示出各物质:乙________、丁________。

    ⑵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戊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

    ⑶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与乙的反应:________。

    ⑷检验甲溶液中甲的阴离子的方法是先加________试剂,再加________试剂,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证明该阴离子存在。

    ⑸若丙、丁形成的白色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1.8×10-20,则将1 L 1mol/L的丙溶液与1 L 1 mol/L的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不考虑溶液混合时的微小体积变化,形成沉淀的阳离子的浓度约为________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选修5: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A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C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D元素与E元素在同周期相邻的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3,且D元素的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元素符号表示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低到高的排序为________。

    ⑶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⑷A元素与氢元素能形成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其中只含sp3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的VSEPR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只含sp2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中同时含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⑸A元素的一种单质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D元素的一种单质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

           

    图甲中A原子的配位数与图乙中D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聚酯纤维在服装、室内装饰和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合成某种聚酯纤维H的流程图。

    已知:A、D为烃,质谱图表明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其中含碳57.8%,含氢3.6%,其余为氧;G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表明E、G分子中均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E分子中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①、③ 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

    (2)B的名称为: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② ________;

    ⑥ ________  ;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4分)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

    H2O

    CO2

    H2

    1

    4

    0

    0

    t1

    放出热量:32.8 kJ

    2

    8

    0

    0

    t2

    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________。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烧碱和氯气。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之前,需精制食盐水。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④②①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⑤①③       E.⑤②④①③          F.⑤④②①③

    Ⅱ.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⑴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⑵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什么必须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才能通入燃料电池?________。

    ⑷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b%和c%的大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