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

    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村民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①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②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④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英国军队援助太平军反抗清政府统治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分封制度的对象包括

    ①同姓亲族  ②功臣  ③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平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美国宪法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和效果是

    A.调和政党矛盾

    B.保障司法独立

    C.加强中央权力

    D.体现限制公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这些认识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权力制衡

    B.民主自由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梁启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任凭什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 其爆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推动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C. 使中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 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聚中国人民大团结力量实现了中国梦的史实有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国民大革命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毛泽东在1949年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一这就是结论。”其中“俄国人的路”是指

    A.进行土地革命

    B.社会主义道路

    C.推翻沙皇专制

    D.农村包围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十月革命

    C.新中国的成立

    D.法国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山东和陕北)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进行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长江 D.挺进大西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二战后美国社会舆论研究机构曾定期开展这样的民意测验:“您预测在未来25年内会发生战争吗?美国应该承担保卫和平的责任吗?”做出肯定回答的被调查者在1945年占32%,在1946年占41%,而到了1947年则达到63%。这反映出

    A.战争爆发的危险日益迫近 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日趋加剧

    C.美民众的道义感日益增强 D.美国保卫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

    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

    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

    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

    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留学人数

    费用来源

    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前

    苏联、东欧等29个国家和地区

    约10000余人

    公费为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

    49个国家和地区

    约1600余人

    公费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

    103个国家和地区

    约300多万人

    自费为主

    ——据《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表格能够反映现代中国留学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