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

    A.推行仁德的旨趣 B.防御狄人的思量

    C.拓展疆域的需要 D.羁縻笼络的考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元朔五年,汉武帝用士人拜相制取代列侯拜相制,任命老儒公孙弘为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士人拜相制

    A.改变了权力分配的格局 B.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机制

    C.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D.提高了行政办事的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如歌舞125首,球类72首,武艺106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龙舟66首等,并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城市居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B.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性

    C.文化生活市民化发展趋势 D.士人阶层热衷于竞技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代官方以文官驻镇负责法定社区的保甲里社系列,以汛弁(低级武官)驻防分管自然社区的乡兵团练系列:还通过控制牙行,实现对市镇经济上的管理和统辖。这表明清代市镇

    A.成为基层社会的经济中心 B.兼具军事经济双项的管理功能

    C.呈现乡族组织的自治色彩 D.承担联系区域生产的枢纽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世纪80年代初,天津盛行各种卷烟及洋式饰品,连“洋人之侍僮马夫辈,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上海的妇女,更是以香水、墨镜、洋烟为时髦用品.就连文士王帽也经常以“晶(玻璃)杯、洋皂,赠送朋友”。这表明,当时

    A.崇洋现象成为消费的社会时尚 B.逐新趣异体现市民的精神追求

    C.开埠通商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 D.西学东渐推动社会的重大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

    年份

    机器分类

    1906-1909

    刺绣编结缝切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

    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

    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

    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据上表可知,近代中国

    A.产业结构渐趋完善 B.工业化进程不断扩展

    C.机器分类走向细致 D.手工业生产完全消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1944年画家彦涵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旨在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抗战 B.表达了军民携手抗日的诉求

    C.有利于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鼓舞了中华民族抗战的信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香港为基地同英国和西欧等国家进行贸易。1952年2月,中国又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签订巨额贸易协定,使1953年中国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5亿美元,为1952年的5倍。这一做法

    A.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B.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发展

    C.密切了中国同西欧的外交联系 D.恶化了中国和苏联的同盟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4世纪中期,雅典戏剧的主题从以往侧重对城邦集体生活的批判模仿,转变为对烧菜煮饭和鱼的价格等私人生活的兴趣上。这反映出雅典

    A.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B.居民政治热情的淡化

    C.传统社会观念的变化 D.民主政治制度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形象,一个把中国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盘踞的腐朽国度,一个则将其看作贤者治国的成功典范。二者意在

    A.批判封建专制王权 B.抨击天主教会独裁

    C.鼓吹理性主义思潮 D.寻找思想启蒙论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们

    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 B.提出社会主义基本构想

    C.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D.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2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A.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结构 D.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又是全国性的商业经济中心。像汴京“八荒争凑,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当时汁京城里有不少大型定期交易场所,而临安城中的行业组织就有414个,这些行业或相对集中在一定区域,或分数在各个街市。宋代以前,太湖流域的县城大多只是小规摸的政治据点,至宋代,它们逐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中心,宋代因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更是通及全国,如京兆(今西安)、西京(今洛阳)、福州、广州等,宋代城市格局由封闭转向开放经济职能增强,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城市最早的手工业是为满足城镇及周国乡村居民日常需要的,如,铁器制作、皮革珠制和皮具是其基本行业,城市是农产品与城镇手工业产品相交换的场所,乡村的部分农产品也通过城布运往外地市场,农村居民所需的外地商品,也主要从城市市场上取得。如,瑞士莱因菲尔登城的外来商品中,有来自阿尔萨斯的葡萄酒,萨尔茨堡和洛林的盐,在城市工商业发展基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以极强的渗遗力,对农村经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和瓦解,引起了农奴制和庄园制的解体和崩贵。同时,还从法律道德、社会意识、大众心态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对乡村施加着深刻影响。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相比的不同点,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在推动西欧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实行“汉番隔离”政策,将“生番”地区隔置界外,并禁止大陆人民移台、1874年至1895年间,清政府在台湾及原住民地区积极筹划推行“开山抚番”政策。从沈葆桢巡台时的“今欲开山,则曰通水道、曰招垦户、曰设官吏……今欲抚番,则曰通语言、曰教耕稼、曰设番学”;到丁日昌巡台时“夫所谓开路抚番,其根源仍在兵事、吏治兵事一有起色、则番不期抚而自抚”;再到刘铭传抚台六年,“则铁路、电线、邮政,炮台学堂、船商、火器、水雷诸机械制造”、“开山抚番”政策得到了历任主政福建及台湾官员的较好贯彻,对近代中国台湾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赵松林《清政府在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开山抚番”政策实行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开山抚番”政策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二战结束后,国际上要求审判包括日本天皇在内的战争罪犯的呼声极为高涨。然而,美国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游说各盟国,促使远东委员会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前夕通过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授权,对日本国天皇免于战犯起诉”的决定。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检察方和被告及辩护方准备了庞大的资料,有关证据资料达8000件,证人共12个国家419人,经长久讨论,激烈争辩,最后法庭以“侵略罪”和“违反人道罪”判决东条英机等25名被告有罪,其中7名主犯被处绞刑,东京审判是严肃、公正的国际审判我们在看到东京审判的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的方面。

    ——摘编自宋志勇《论东京审判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的起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审判的意义及缺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   明代海防问题始于洪武二年,“时倭寇数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为此,水军大将方鸣谦提出“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水聚战舰,则倭不得入,入则傅岸。”成化至嘉靖年间,“倭警侵息者五十余年,边备废弛,”嘉靖三十一年“倭贼大扰于浙东”,俞大猷提出“贼之来必有海,海舟防之于海,其守务也。乘其初至而击之,不使得以相势合势而猖獗也”,他还发动军民大力整修沿海岸防公事,加遮板,多备弓弩火器,固守沿海城镇。同时,俞大猷十分重视军事器械的作用,大量建造坚固高大的福建楼船,并配备佛朗机(西式武器)。嘉靖四十四年秋,倭寇入犯福建,“大猷将水兵,继光将陆兵,夹击平南澳,大破之。”绵延数十省的抗倭斗争将俞大猷的海防思想推上了巅峰,但它是在明朝海防羸弱的背景下一种“弥补似的被动的反应”。

    摘编自沈济《俞大猷的“大知”与海防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俞大猷海防思想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俞大猷的海防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中外历史纲要(上)》模块篇目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国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莫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选取两个以上的篇目,设计教材编写的任一主旨思路,并概述和说明该思路。(要求:明确写出所设计的思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概述和说明准确全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