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3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2 题
  1. 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专制统治的加强

    C. 监察体制的完善

    D. 建筑艺术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三权彼此分立

    B. 分权制衡的原则

    C. 依法治国的理念

    D. 最高法院有立法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于五四运动,胡适、蒋梦麟在1920年5月4日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中指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要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由此可见,作者(  )

    ①对学生运动之发生表示关注、同情   ②主张青年学生一定要干预政治

    ③不赞成学生牺牲学业的罢课行动     ④认为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桧林在《中国现代史》中认为:“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国防会议,各省军政长官出席。蒋介石要求地方派兵参加抗战。会后,除原已在前线者以外,其他地方部队陆续开赴前线。”蒋介石此举的目的应该是

    A. 动员地方势力,并率先抗战

    B. 增强抗战力量,削弱地方势力

    C. 趁机夺取地盘,消灭异己

    D. 借助抗战时机,抬高自己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六朝时期同一现象的历史叙述。据此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汉光武帝外祖樊重庄园:“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货至百万,其兴工造作……富拟封君”。

    《水经注》

    孙吴的大族:“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田池布千里”,“商贩千艘,腐谷万庚……梁肉余于犬马,积珍滥于帑藏”。

    《抱朴子吴失篇》

    谢灵运会稽“修营别业”,“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山居赋》

    “生民之本,要当稼秸而食,桑麻以衣……爱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颜氏家训治家篇》

    A. 田庄里主要劳动者是佃户

    B. 豪族和世族势力同国家政权抗衡

    C. 庄园经营与市场相互隔绝

    D. 庄园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为唐宋岁入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据图可知,8-11世纪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

    A. 货币经济长足进步

    B. 经济重心南北均衡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自然经济有所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雍正六年(1728年),也就是在取消南洋禁令的第二年,广州、宁波分别设立商总。商总由各行商推举,经粤海关监督批准建立,负责管理对外贸易、评定货价。乾隆十五年,保商制度成立(分内保即为行商相互担保,外保则是为外商担保),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完善保商制度。材料意在说明

    A. 外贸政策由闭关自守转向对外开放

    B. 行商成为政府约束对外贸易的工具

    C.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外贸的影响

    D. 官方垄断贸易是当时客观存在事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唐之王仙芝冠以“天补平均大将军”之名,宋之王小波起事时从“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号召,明之李自成亦以“均田免粮”为号召,清季之粤匪则以田亩制度为蛊惑固非偶然也。古代农民起义的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出

    A. 实现“耕者有其田”有利于社会稳定

    B. 统治者“不抑兼并”使经济严重衰退

    C. 土地兼并导致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 土地私有制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记载,早在万历二十一年番薯就在福建试种成功, 救荒效果明显,但直到18世纪末我国西北、华中地区才逐渐栽种这种可以救人性命的农作物。其原因主要在于在于(   )

    A. 番薯不符合北方人的口味

    B. 西北、华中地区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C.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模式不利于物种的交流

    D. 封建国家不重视农作物品种的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5世纪末的明朝与英国都出现了土地大量集中的现象。该现象

    A. 强化了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B.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大了两国生产方式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建国之初,由于财政支出庞大,人民政府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银元的投机买卖;一方面大量囤积居奇,导致物价上涨。上海的粮食、棉纱等产品有时每天以20%—30%的幅度猛涨。为了走出这一困境,新中国政府开展了

    A. 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

    B. “三反”、“五反”运动

    C. 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

    D.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从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开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周围的街市、城门口的街市、十字街头的街市。画面人物达770多人、房屋楼阁100多间、大小船舶20多艘,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各类商店的招牌幌子,酒楼、茶坊与“瓦子”都通宵营业。这些可以佐证开封城

    A. 设计体现皇权至上风格

    B. “瓦子”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 布局凸显浓厚商业色彩

    D.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下表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

    受政府招民垦荒政策驱动

    受地区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为谋生而动

    不堪繁重的赋役而离乡

    商贸

    A. 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

    B. 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

    C. 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

    D. 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的约定。材料反映了

    A. 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 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

    C. 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D. 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 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 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达185万两白银。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 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表为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

    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A. 提高劳动者报酬、给予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障

    B. 保障社会底层民众基本权利,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C. 缓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D. 英国现代化进程中体制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汤因比说:“由于技术进步应用于自然交通工具,导致‘距离在消除’,从而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来社会的远景……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既不是由于种族,也不是由于地理,而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根据上述观点解读新航路正确的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产

    B. 新航路开辟促使美洲率先进入工业文明

    C. 美洲的发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D.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为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国家

    西班牙

    英国

    荷兰

    法国

    倍数

    4.2

    3

    2.6

    2.2

    A. 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B. 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C. 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D. 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据统计,“在价格方面,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这表明

    A.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B. 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正向符合经济规律发展

    D. 市场调节开始主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生猪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一百六十八亿元。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百分之三十。政府的举措

    A. 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B. 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C. 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下列选项反映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是:

    ①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

    ②沿线国家对华的投资不断增长

    ③中欧班列运送义乌小商品、服装出口到欧洲

    ④中非合作修建肯尼亚蒙内铁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是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分析,影响1960—1965年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经济建设“左”倾错误

    C. 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宣传画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鼓动性和激励性。对右侧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一五计划”进程中

    B.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C. 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

    D. 实现了赶超英国实力的愿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②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③我国在东南沿海划出了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④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 1949—1951年

    B. 1953—1955年

    C. 1958—1960年

    D. 1979—198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西餐最早通过传教士献艺款客和使节进贡方式传入,到清末民初,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以经营西餐为主的“番菜馆”、“面包房”和咖啡店,不少中国食店也增设了西餐。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文化成为部分城市居民追求的时尚

    B. 西方文化为城市民众所普遍接受

    C. 西餐改变了普通民众的饮食结构

    D. 西餐成为通商口岸民众的重要生活内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以下为《申报》的部分大事记,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

    记事

    1918

    安装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①近代科技为报业发展提供条件

    ②《申报》公开支持中共开辟红色根据地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了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 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 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 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者桓公问管仲曰:“寡人请问度地形而为国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对曰:“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

    ——摘编自《管子度地》

    材料二  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回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九倍还多。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宫城和皇城的高墙之中,坊区排列纵横有序,被南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十一条大街分割成棋盘状,市区则被固定在东西两区,有墙隔断,与坊区分开。按规定,坊区是居住区,市区为商业区,一切商业活动都规定在市区进行。

    ——摘自《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三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管仲论述的主题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布局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2)指出材料二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指出,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