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名著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穿上迷彩服,脱贫攻坚最前线就是他的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2019年12月0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主攻深度贫困,(甲)_______。从西海固到西南边陲,从乌蒙山区到秦巴腹地,一个个脱贫故事,汇成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答卷。减贫95%左右、每年脱贫超过1000万人,一系列数字“含金量”十足:

    (乙)_____。“拔掉穷根,就得有当家产业。”贵州盘州市贾西村党支部书记龙涛深有体会,为了攻坚贫困,50名干部“包山头”,建起耐旱、耐贫瘠的刺梨产业园。“没想到石头里长出摇钱树!”72岁的村民任德旭感叹,石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今年全家进账3万元。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展扶贫产业,乌蒙山区的甜橙、秦巴山区的猕猴桃、大别山区的中药材……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山区拔节生长,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钱袋”。

    (丙)_____。“告别吃水难,喝上幸福水,水甜,日子也甜!”甘肃省天水市木河乡高山村马清贵老人端起一瓢甘洌的自来水高兴地说,今年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让全村人喝上了放心水。

    今年,各地区各部门靶心不变,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逐户逐项对账销号。截至目前,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6%,更多贫困山村的农民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小病不出村,大病减负担,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丁)_______。一年修通村组路、改造30户危房、发展起桑蚕产业,广西德保县排留村党支部书记韦树杰信心十足:“咱赶上了好时候,只要甩开膀子干小康生活有奔头!”

    采取超常规举措,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旅游扶贫等举措加快补短板。数据显示,近年来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

    (摘编自《1000万人!今年95%左右贫困人口将脱贫》201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胜利,越是要小心仔细,避免因为不注重细节,不够谦虚而导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现问题。显然,“回头看”并不是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而是需要一种正向的“看”,能够通过“看”更好地前行,以“回头看”的方式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脱贫攻坚工作上还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主动担当。

    “回头看”要切忌看一看的思想,这就需要明确“回头看”的深意。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回头看”传导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督促党委(党组)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正是因为“回头看”关乎这最后的脱贫攻坚的成败,不难让我们发现其重要性,更需要我们以“回头看”的方式,把“改”贯穿整个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始终,才能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的工作落地见效。

    “回头看”要拿出整改问题的勇气,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次更好地进行全面体检的方式,只有保持“肌体”的健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落实,这就需要拿出整改问题的勇气,才能够主动去挖掘问题,查找问题,不惧怕发现问题。

    “回头看”要拿出整改问题的态度,以剖析根源的方式推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不怕看到问题,怕的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采取漠视,“回头看”需要的不是一种迎检的心态,而是一种整改问题的态度,只有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对脱贫攻坚上还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找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以真看、真查、真改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才能够真正地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回头看”要拿出落实问题的行动,以勇于改正的担当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检验。“回头看”要落在改上,这就需要拿出具体的行动,既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精准施策,更需要敢于担当,把工作上存在的不到位、不扎实、不精准、不迭标、不规范等问题一一解决,才能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前,脱贫攻坚的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静下心来,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当前的问题,以“回头看”的方式推动干部勇敢地去改正自己的问题,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奋斗,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脱贫攻坚“回头看”,看到问题须立改》,2019年12月29日红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有勇教授种植冬季土豆示范田、考察三七种植基地,用实际行动挑起了蒿枝坝村脱贫攻坚的重担。

    B.任德旭建起耐旱、耐贫瘠的刺梨产业园,年收入三万元,特色产业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钱袋”。

    C.“回头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因此不能只看取得的成绩,更要发现存在的问题,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D.针对不同的问题精准施策,还要敢于担当,“回头看”要落实到改上,才能保证其经得起历史检验。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有勇把迷彩服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战斗服,原因是它可以激发奋斗的姿态,摆脱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

    B.“两不愁三保障”就是要解决贫困群众日常生活中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基本生活水平。

    C.要更好地找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不仅取决于能否在回头看中发现问题,还取决于如何面对问题。

    D.“回头看”标志着脱贫攻坚进入了冲刺阶段,此时应戒骄戒躁、沉着冷静,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阅读材料二,依次填入(甲)(乙)(丙)(丁)横线处的句子是

    ①“一家一户”精准施策,脱贫底气更足了  ②打基础谋长远,贫困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了

    ③“输血”变“造血”,贫困户发展能力更强了  ④瞄准突出难题,脱贫攻坚不断提速、提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4.材料三在论证思路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减贫最有经验的国家。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减贫工作有哪些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德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德略莫夫活了下来。他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睑和耳朵。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阒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出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动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

    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

    叶戈尔·德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请您告诉我,打仗是不是挺可怕的?”母亲打断他的话这样问道,一面用那双黑黝黝的、此刻对他视而不见的眼睛直盯着他的脸。

    “是的,老妈妈,当然是挺可怕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在门槛上跺了跺已经穿破了的毡靴,不慌不忙地解下围巾,脱掉短皮大衣,然后走到桌子跟前和客人握手问好。啊,这是他多么熟悉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父亲什么也没有问便坐了下来,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着他讲的那些事。

    德略莫夫上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德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父母在火炕上腾了一个地方给他睡。在隔扇的那一边,父亲不时轻轻地打着鼾;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上尉用双手捂着脸趴在那里,心里想道:“妈妈呀,我的妈妈呀!难道到这会儿你还认不出我来!难道你就认不出这是我?……”

    就在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走,而且明天就走。

    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这就使他卸下了那个把他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喘不过气来的精神包袱。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最最亲爱的儿子。我真怕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想才是。有一个人从你那儿到咱家来过,这个人好极了。他本来打算要住几天的,可不知为什么收拾起东西说走就走了。打那以后,我就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小叶戈尔呀,你给我写封信来,告诉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我真是疯了不成?……”

    叶戈尔·德略莫夫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傻瓜呀,你这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糊涂不懂事,回过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一一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德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大尉同志,有人找您。”这个士兵虽然站得规规矩矩,可是脸上那副表情好像打算去喝二两庆祝什么喜事似的。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略莫夫回家时,“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冰冷的风”等内容既交代了当时的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他们的尊严,德略莫夫假称自己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回到家的德略莫夫只呆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要离开温暖幸福的家回部队,因为他为父母认不出自己而感到心酸。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组织情节,情节没有巨大的波澜,却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德略莫夫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吃饭时母亲留神盯着德略莫夫握勺子的那只手,表明母亲对这个动作的熟悉,为下文猜测来访者是自己儿子埋下了伏笔。

    C.“父亲打鼾”与“母亲翻来覆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两人对于“客人”身份不同的态度,突出了母亲的复杂心情。

    D.作者运用细节、心理、语言、肖像等多种描写手法去刻画德略莫夫这个人物形象,使其形象饱满而鲜明,富有艺术性。

    3.文中的叙述视角富于变化,请指出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4.小说的结尾处“伟大的力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外国人颇为羡慕中国人有私章。他们觉得在小小的一块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姓,或阴或阳,或篆或籀,或铁线或九叠,都怪有趣的。抗战时期,闻一多在昆明,以篆刻图章为副业,当时过境的美军不少,常有人登门造访,请求他的铁笔。他照例先给对方起一个中国名字,告诉他们那几个中国字既是谐音,又有吉祥高雅的涵义。对方已经乐不可知,然后就会约期取件,当然是按润例计酬。虽是_____,却也不轻松,视石之大小软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积年累月地捏着一把小刀,伏在案上于方寸之地纵横排奡①,势必至于两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对于他,篆刻已不复是文人雅事,而是谋生苦事了。

    明清以降,文人雅士篆刻之风大行,______于市面的所谓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实,或直写胸意。有时候还可于无意中遇到石质特佳的印章,近似旧坑田黄之类。先君嗜金石篆刻,积有铜器铭文、碑石拓片很多,印章亦不少,丧乱中我仅携出数方,除“饱蠹楼藏书印”之外尽属附章。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不知是谁的句子,也不知何人所镌,我觉得对仗工,意境雅;书法是阳文玉筋小篆,尤为佳妙,我喜欢它文字凸起有棱、圆融秀丽之貌。还有一块白文“春韭秋菘”,我曾盖在一幅画上,后来这幅画被一外国人收购,要我解释这印章文字的意义,我当时很为难,照字面翻译当然容易,说明典故却费_____。南齐的周颙家境清贫,“文惠太子问:‘菜何味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贫之士的人品之清高。早韭嫩,晚菘肥,菜蔬之美岂是吃牛排吃汉堡面包的人所能领略?

    (摘编自梁实秋《图章》)

    (注)①排奡:形容文笔刚劲有力。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篆(zhuàn)  副业  乐不可知 B.嗜(shì)  谐音  积年累月

    C.镌(juān)  涵义  直写胸意 D.拓(tuò)  意境  圆融秀丽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雕虫小技  流落  周折 B.雕虫小技  流传  波折

    C.举手之劳  流落  波折 D.举手之劳  流传  周折

    3.下面诗文所表现的精神品格,和“春韭秋菘”一致的一项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在文中的方格处,填入以下两个句子中的哪一句更恰当?请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1)梅柳江头春   (2)蝉翼柳塘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赞曰:张巡、许远,可谓烈丈夫矣。以疲卒数万,婴孤墉,抗方张不制之虏,鲠其喉牙,使不得搏食东南,牵掣首尾,豗溃梁、宋间。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巡先死不为遽,远后死不国屈。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天以完节付二人,畀名无穷,不待留生而后显也。惟宋三叶,章圣皇帝东巡,过其庙,留驾裴回,咨巡等雄挺,尽节异代,著金石刻,赞明厥忠。与夷、齐饿踣西山,孔子称仁,何以异云。

    (节选白《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B.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C.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D.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浮图是梵音音译,此处意为佛塔,唐朝随着佛教文化的盛行,各地涌现出大量的佛塔。

    B.大历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C.《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

    D.夷、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武王灭商后,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3.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霁云忠肝义胆,英勇慷慨。南霁云当知道贺兰终究不肯出兵时,拒食丰盛筵席,愤然拔刀断指,斥责贺兰。

    B.张巡才华横溢,过目不忘。张巡写文章不用列草稿,挥笔而就;只要询问过姓名的人,就没有忘记的时候。

    C.张巡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睢阳城陷之时,敌人以刃相胁,张巡威武不屈;就义之时,神色安稳如常。

    D.张巡等人勇武忠诚,保全节操。章圣皇帝东巡路过他们的祠庙时停车徘徊感叹,并把 他们的事迹刻在金石上。

    4.《张中丞传后叙》塑造人物时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中五言七言杂陈,错落有致,韵脚由流、愁到难、言,变换灵活,韵律优美。

    B.《行路难》中用典丰富,伊尹、姜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料的感触。

    C.《行路难》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都受到《拟行路难》的影响,风格豪放俊逸,笔力酣畅淋漓。

    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感染力。

    2.请比较两首诗情感的异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月”是我国古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它能够营造幽美的意境,承载诗人的丰富情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读者,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飞过鉴湖;白居易《琵琶行》的开篇“______,_______”两句,以朦胧月色来渲。染饯别的愁绪,令人倍感凄惨;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结尾“_______,______”两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令人心醉神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一则校园通知的主体部分,其中在用词、语体等方面存在4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计划于1月14日在报告厅举办运河文化专题讲座。我们找来了运河文化研究专家李教授,他将以丰富多彩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带来具有运河味的文化大餐。拜托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组织,请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报告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倾听他的精彩演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1)公西华对什么事感到疑惑?(不超过20字)

    (2)孔子的回答反映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不超过1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期末将近,你们学校要举办诗词大会,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需要进行选拔。你准备参加此次活动,但是你的家长以耽误时间、用处不大为由,不让你参赛。

    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写作。(1)给老师写一封自荐信,争取参加比赛;(2)给父母写一封信,争取说服他们让你参赛。

    要求: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德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