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单选题 40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2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0 题
  1. 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展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展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展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 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体生产   B. 官府募民耕作   C. 田庄规模生产   D. 封建政府佃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世界   D. 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 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 拓展世界市场

    C. 工业革命   D. 奴隶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 形式多样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个体经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

    A. 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   B. 农村草市已出现

    C. 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D. 农工商地位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个双面碑亭,其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下列与此相关的选项是

    A. 到达好望角   B. 发现美洲   C. 直达印度   D. 环球旅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中提到“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主要缘于英国

    A. 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增强

    C. 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

    D. 最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 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D. 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

    ②青花瓷

    ③唐三彩

    ④粉彩瓷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 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B.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C. 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周礼》一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这说明了当时(  )

    A. 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B. 人们已普遍穿棉质衣服

    C.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D. 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在招牌商标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据此可知(  )

    ①市坊制度开始瓦解

    ②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

    ④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 西班牙、荷兰   B. 意大利、英国

    C. 意大利、西班牙   D. 荷兰、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

    A. 化学工业   B. 电力工业   C. 机器制造业   D. 纺织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

    A. 加速了土地私有化   B.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抑制了土地的兼并   D.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

    A. 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B. 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 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世纪中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当时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依赖的交通工具有(   )

    ①汽车  ②火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果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牛耕技术,下列可供参考的对象中,按照证据可靠性程度的从重到轻依次是

    ①当时的文人学者著作

    ②当代专家的专业论著

    ③当时描绘牛耕的画像石

    ④年长者代代相传的故事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

    A. 统治者企图借遏制土地兼并巩固统治

    B. 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

    C. 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

    D. 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品种

    传入中国时期

    玉蜀黍(玉米)

    16世纪传入中国,清代向全国推广

    落花生(花生)

    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

    烟草(烟)

    17世纪初(明末)传入中国

    番薯(红薯)

    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

    A. 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 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C.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

    A. 工厂制度的兴起

    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C. 垄断组织的出现

    D. 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

    B. 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

    C. 英国的“意愿”建立在其“海上马车夫”称号基础上

    D. 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急于建成“日不落”帝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16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价格革命的影响

    B. 商业革命的影响

    C.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D. 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圈地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

    A.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 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中国关税税中长期维持在值百抽五的水平,直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差等税率,1933年改为抽5%到抽80%的14级。这差等税率的实施

    A. 杜绝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表明列强无力控制中国

    D. 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自耕农、地主

    佃农

    雇佣工人

    商人

    占当地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 唐朝关中地区

    B. 宋朝苏湖地区

    C. 元末广东地区

    D. 明末江浙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A. 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

    B. 与洋商争利

    C. 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督商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王安石诗云:“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与天常干旋,如雨自漾泻……”该诗描写的工具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农业生产工具在不断的改进

    B. 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 反映了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上述诗文所描绘瓷器的成熟烧制始于

    A. 东汉时期

    B. 北朝时期

    C. 唐朝时期

    D. 北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A. 雇佣劳动关系加强

    B.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 主要满足市场需求

    D.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长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 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

    B. 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 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如图是小明在复习《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时,为落实“时空观念“而整理的示意图。图中方框中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 工业革命

    B. 启蒙运动

    C. 新航路开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读下面“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

    B. 圈地运动

    C. 殖民扩张

    D. 黑奴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A.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B. 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D.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表是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年

    521

    260.5

    200

    60.5

    1861年

    625

    312.5

    202.5

    110

    1871年

    819

    409.5

    202.5

    207

    A.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C. 中国茶叶外销增长迅速 D.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世界

    中国

    19世纪前半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

    18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到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38年至1842年,中国向外输出的茶叶年均在四千多万担,到1846年达到八千多万担,生丝出口,由三千余包增至一万八千余包

    19世纪中后半期—20世纪初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1870年美国人洛克菲勒建立“美宇石油公司”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1861年曾国藩创立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安庆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1894年—1895年洋务运动失败

    1895—1913年英日德俄在中国开办10万以上的企业共计113家

    1895—1913年资本10万以上的新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上表为19世纪前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大部分在甲午战争后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912到1919年,是山东经济发展一个较重要的时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埠工业勃兴,欧战以来,尤为蓬勃,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如纺纱业、面粉业、火柴业等。

    ——吕伟俊《民国山东史》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你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济南等城市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