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 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

    C. 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

    A. 农耕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B. 农村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A. 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C.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D.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 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 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

    C. 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 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 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 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管子·权修》篇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问,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人必危”。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耕农已经出现

    B.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C. 自耕农的生存状况决定着政权的安危存亡

    D. 历代统治者都能落实这一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意在说明

    A. 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

    B. 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

    C. 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D. 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汉代的桑弘羊明确提出“富国何必用本农”,“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的主张。在当时这一主张

    A. 动摇了汉代以农立国思想

    B. 为调控工商奠定思想基础

    C. 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

    D. 使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汉出现了祸犁耕作法,“用祸犁,二牛,三人”,即两犁并耕,前面两人牵两牛,后面一人掌犁,掘土可宽过一尺。这种新技术,有助于垦辟大片土地,且对于拥有较大面积耕地、较多畜力与人力的农家,是极有利的。据此可以推知,西汉

    A. 粮食的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B. 农业耕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C. 农耕区域与耕地面积扩大

    D. 豪强地主势力获得迅猛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工商业市镇兴起

    C. 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

    D.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材料说明当时

    A. 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

    B. 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

    C. 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

    D. 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据此可知,清朝

    A. 康熙时期放弃了“海禁”政策

    B. “海禁”政策一度有所放松

    C. 政府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 乾隆时期积极开放对外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A. 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 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 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 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4-18世纪,我国工农业生产技术明显提高,双季看得到大范围扩种,南方水稻亩产量大增,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棉花得到广泛种植。上述经济现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民众衣食结构发生变化

    B. 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 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 私营手工业占居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朝后期,福建南部“其地为稻利薄,蔗利甚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嘉定县“邑中种稻之田不能十一”,破产引起粮食供求脱节,吸引成批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二三日即尽,获利且倍”。这种状况反映了

    A. 南方普遍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

    B. 白银流通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 引进新的水稻品种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D. 市场供需刺激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秦统一后,对酿酒业征收重税,导致酒价极高,十倍于成本;《秦律·田律》还规定禁止农民酿酒,沽卖取利。这些举措在旨在

    A. 使酿酒业获健康稳定的发展

    B. 杜绝贪腐奢靡之风的兴起

    C. 稳定市场秩序便利商业活动

    D. 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税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代张瀚《松窗梦语》写道:“余尝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细,而三吴为最。即余先世,亦以机杼起。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据此可知当时三吴地区

    A. 丝织业比较发达

    B. 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C. 普遍“弃农从商”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可能看到

    A. “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

    B.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C. “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

    D. 商人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往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幼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C. 商业税收成为宋朝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

    D.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对哥伦布及其开辟新航路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利弊得失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 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B. 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 不同文明得以交融和发展

    D. 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宋代,官僚士大夫与富人联姻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文人进士及第还未做官,就选择富有者为妻;更有甚者,真宗年间有朝廷命官居然为娶一有钱妇人而发生争执。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发展引起价值观念变化

    B. 文人的道德水平滑坡

    C. 冗官局面导致官员待遇下降

    D. 官员的自身素质低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手工工场生产

    B. 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生活用品和武器

    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 产品精美商品,主要是冶金、制瓷等行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富豪的事情,涉及数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

    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

    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对外贸易主要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贩运东方的奢侈品;在新航路开辟后,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转变

    A. 预示着工业资本的崛起

    B. 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

    C. 使商人获得贸易主导权

    D. 推动了蒸汽动力的普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束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责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量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唐会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贾谊和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一、三,概括汉、唐经济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