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懣,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虽各不相同,但其观点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礼记·大学》名言,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

    D.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容易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快乐更重要。

    B.在先秦诸子认为,只有认清幸福的本质,领略精神的高贵,才能自觉修身行道。

    C.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必然会导致心理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

    D.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来追求的人,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快递小哥刘阔起早贪黑、风雨无阻,2019年送出去5万多件包裹,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一直奔跑在送快递的路上,但是他觉得特别骄傲。

    B.有人谈退休后的理想说:只要有几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有一份稳定的劳保,余生足矣!

    C.习近平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D.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说:“幸福什么?幸福是攻克疑难疾病,让病人好转来的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好处。

    5.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联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边的白蝴蝶

    林清玄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相机和素描薄,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葆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正在思维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着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说,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煳煤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是异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画面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接着,摄影家用慢动作走回来了,海边的白蝴蝶还在他的后面飞。

    “拍到了没?”我问他。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煳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一群白蝴蝶在海面飞。

    真相往往是这样无情的。

    我对摄影家说:“你如果不跑过去看,到现在我们都还以为是白蝴蝶呢!”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

    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在海上飞”,不论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像。

    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我们许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

    其实在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蚴堞也是常有的事呀!

    结婚前,女朋友都是白蝴蝶,结婚后,发现不过是一张纸片。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岸吹海风,看到白色的蝴蝶——喔,不!白色的纸片——随风飞舞,现在,这些好像真实经验过的,都随风成为幻影。或者,会在某一个梦里飞来,或者,在某一个海边,在某一世,也会有蝴蝶的感觉。

    唉唉!一只真的白蝴蝶,现在就在我种的一盆紫茉莉上吸花蜜哩!你信不信?

    你信!恭喜你,你是有美感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看见白蝴蝶飞进飞出。

    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实际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纸片与蝴蝶的真相。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影家和画家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而惊叹、感动,这说明美有时不在事物本身,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B.“叫着”“跳起来”“往海岸奔去”,三个连续动作表现了摄影家看到“白蝴蝶”在海边飞舞时的惊讶、狂喜心情。

    C.“原来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启示我们: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人很容易受感官的蒙骗。

    D.作者由观看海边蝴蝶的经历生发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人生如梦,变幻无常、难以捉摸的深沉感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描述摄影家发现白蝴蝶和抓住白蝴蝶两个场景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摄影家前后心理和神情的变化。

    B.作者善于借助联想来阐发感悟,如用“结婚前后的女朋友”“未写完的诗”“被惊醒的梦”等事例,增强了读者的认同感。

    C.文章灵活运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叙事精当,议论深刻,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呈现给读者哲思之美。

    D.文章构思巧妙,语言华丽,节奏明快。结尾段在“信”与“不信”的问答中透出俏皮,既轻松、亲切,又发人深思。

    3.文章以“海边的白蝴蝶”为题目,有何作用?

    4.请结合全文归纳文章的主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候。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B.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C.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D.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表字,人的别名。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

    B.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是益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洪识大体。在太祖失去马的时候,他认为太祖比自己更重要,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骑,自己步行跟随。

    B.曹洪善用人脉资源。他凭借与扬州刺史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屡建奇功。攻打徐州时,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吕布败逃后,他又转攻他地,接连攻克十多个县。

    D.曹洪家本性吝啬。文帝年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但是曹洪不答应,文帝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5.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逄驿使,寄与陇头梅。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看见鸿雁南飞的景象,由此想到“北雁南归,不过梅岭”的传闻,忧伤不觉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B.作者由南飞雁想到自己的处境,运用比兴手法,由雁及人,将诗人痛苦复杂的内心感情表达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C.颈联描写了黄昏时分,江潮初退,水面寂静,林中瘴气萦绕的景色,这样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感情。

    D.尾联从写景转为抒情,想到明天早晨回首遥望,岭上梅花盛开,定会阻挡自己望乡的视线,无限凄凉油然而生。

    2.陆时雍《诗镜总论》曾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全诗处处写“愁”,却未着一“愁”字,诗人是如何来抒发内心愁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逗趣的生动细节。

    (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战船首尾相接的盛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曹操的文韬武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     ①     ),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_________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__________,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    ②   ),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__________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萧条      兴趣      寂静 B.萧条      兴致      死寂

    C.冷清      兴趣      寂静 D.冷清      兴致      死寂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度仿佛要被浸入骨髓的冰凉都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找出有问题的句子(只标明序号即可)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③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④对纸质图书的命运,⑤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⑥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⑦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⑧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定会受到大众的钟爱。⑨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再次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光阴》小诗的一部分,请仿照其形式,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选一个,再写一节。

    无人能描绘它的面容

    却能闻到清新的气息

    枯黄的大地

    便披上翠绿的新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