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9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42 题,null 1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B. 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

    C. 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D.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农民上街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在桥头、茶馆店前现卖换钱,再买回所需物品回乡,甚至还通融用实物顶钱买回所需物品……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南西北还有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

    A. 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B. 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C. 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D. 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42 题
  1.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关税达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到道光九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

    A. 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汉御史指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盐铁官营

    A. 具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 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D. 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当物理学家把经典力学的理论套用在幽灵一般不可捉摸的基本粒子之上时,那些一直被他们奉为主臬的理论失效了,很多测量到的现象都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解释。”此状况直接导致了

    A. 实验科学方法的提出

    B. 量子理论的提出

    C. 相对时空观念的产生

    D. 光电效应的发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表明我国处理国家关系

    A. 实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

    B. 坚持发展睦邻友好原则

    C.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

    D. 以发展多边外交为宗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罗马法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对未事先获得许可而向法院告其父亲或保护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职权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对于某些人,比如尊亲属,未经裁判官许可不得作为证人出庭,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将被判罚金。这些规定表明罗马法

    A. 重视血缘亲情

    B. 抛弃传统习俗

    C. 忽视公平公正

    D. 强调等级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 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

    B. 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

    C. 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

    D. 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 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B. 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 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54年,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中描写英国工业城镇: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上面冒着长长的黑烟;运河被染得又黑又臭。大街小巷都一个样,里而住的人也差不多,他们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下班,做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和昨天、明天没有不同,今年和去年也一样。这表明了

    A.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B.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 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D. 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或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损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他的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B. 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C. 蕴涵着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D.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虽然科举考试面向全社会,但漫长的求学、应试历程要耗费大重的钱财,需要稳固可靠的经济支持。因此,实际上封建社会入仕的学子中绝大多数是富人子弟。据此可知,科举制保障了

    A. 人才选拔经济基础的平等性

    B. 政治决策广泛代表的民主性

    C. 人才录用技术操作的科学性

    D. 选官制度在政治上的可靠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这一做法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

    C.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D. 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清世宗实录》内,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不少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 清廷内部矛盾尖锐

    B. 皇帝决策更好执行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军机处地位的上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枓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媒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

    A. 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

    B. 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C. 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

    D. 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共在1942年的一份文件中讲到:“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党的政策不是削弱富农阶级与富农生产,而是在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这一精神的贯彻

    A. 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 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A.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 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 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 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 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 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D. 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规定国民收入增加102%,实际只增加60%;农业产值应增加50%,实际下降14%;煤炭、钢铁、石油、电力、拖拉机、汽车也没有完成计划。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B. 工业优先战略存在严重弊端

    C. 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左的倾向

    D. 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   D.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对青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 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C. 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   D. 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清政府在天津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这些状况主要说明中国近代

    A.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 西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C. 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D. 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宋朝“交子”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最后是花押,花押的位置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这说明宋代(   )

    A. 纸币有显著的“防伪”功能   B. 活字印刷术得到迅速普及

    C.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D. 政府大力推广使用“交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使清王朝统治集团分化出一些试图在某些制度上“师夷”的维新人士,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也不堪封建顽固势力的打击,但这毕竟是改革层面上的飞跃。这一“分化”

    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造成了清廷官员内部的分裂

    C. 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

    D. 促进了中国维新思想的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行政监督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以总统的名义任命。以上规定反映出法国

    A. 议会掌握行政实权

    B. 总统不受众议院限制

    C. 内阁需向总统负责

    D. 属于民主议会制政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统计,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6152人,在7778名去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的学生中学习工科的有5179名。如按照苏联论著中的几个数字计算,中国留苏人员超过了20000名,其中包括在苏联企业里学习的人员。这一状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B. 确立国家发展计划

    C. 文化教育全面彻底中断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巴黎公社委员中许多人是社会主义者,努力维护工人的权益。为此,公社恢复了一些被业主抛弃的工厂的生产,交工人合作社管理。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 运用了工农联盟革命策略

    B. 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D.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与殷、周相比,明显地表现为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这说明当时

    A. 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 地方势力的增强

    C. 等级观念趋于瓦解

    D. 冶铜技术的提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 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 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 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C.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984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说:各地区都要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农业发展指标。据此可知,这一文件的主旨是

    A. 剖析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

    B. 阐明农业规划落实的重要意义

    C. 肯定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 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要实事求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总是把对土地和人口的直接控制放在他全部行动的首位,“限田”、“占田”、“均田”、“方田”等记载,史书中接踵而至,承继不断。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巩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C. 稳定基层统治秩序

    D. 限制封建地主对农民剥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法律是公民与城邦的契约,体现了自然的要求,因而正义。既然生活在城邦中,就意味着认同了城邦法律,这是与城邦的契约,而契约不可违背,就算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也要遵守法律。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A. 法治是城邦民主的保障

    B. 个人与城邦密不可分

    C. 民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D. 城邦直接民主危害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表为1874—1900年英、美、法、德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由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4—1890年

    1.7

    5.2

    2.1

    3.5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A.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

    B. 资本主义世界多中心格局已形成

    C. 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

    D. 英美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渐趋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道:“其他任何国家从来没有创制出如此强大的司法权。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 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 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

    C. 立法和行政部门冲突不断

    D. 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成立战时大本营,其成员具有较好的素质和军事才能,能将天皇的意志和战时大本营的决策贯彻到各作战部队。清政府则采用“谋土一幕府”制,各高官雇佣大多擅长词章类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这反映了

    A. 日本近代军制改革的完成

    B. 清政府不谙熟近代战争

    C. 洋务运动未影响中国军事

    D. 地方督抚干预中央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作为新的阵地,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 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   B. 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C. 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D. 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下表是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进入中国上海的情况(单位:海关两):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合计

    1918年5月—1919年4月

    70891

    39251

    110142

    1919年5月—1920年4月

    34177

    138996

    173173

    增减

    —36714

    +99745

    +63031

    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表解读合理的是

    A. 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B. 北洋政府鼓励发展经济政策有效

    C.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

    D. 印度纱日本纱相比价格有优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下图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

    D.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小计划、大自由。他们是大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而小的方面比如一个工厂却是有计划的。我们是大的方面有计划,小的方面常碰头。我们要大计划、小自由,目前大小都要计划不行。”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 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

    B. 反对市场经济,主张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D. 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面貌。小说梗概如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少平高考落榜后,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1979年春,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反映的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该准确全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形成了自己本身的一套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向,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中国的官僚制度中的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就削弱了。而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在中国古代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不难看出,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照章办事,那么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地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行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摘编自马欣荣《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

    材料二  1853年开始英国议会就提出要改革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议会中提出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和海军部,并对文官的录用、考试、晋升、分级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1855年5月21日,帕麦斯顿内阁颁布了官吏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独立考试的三人文官事务委员会,具体研究和实施改革方案。1870年6月4日,格莱斯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类官职”的原则,明确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英国以文官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国内政治上的落后、腐败和贪污或者说是政治上的不完善。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政治调整的典型。而它的这种做法对世界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世界2/3的国家都在实行这种官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现代政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功劳。

    ——摘编自潘卫《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官吏制度发展的显著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英两国官僚制度发展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桑弘羊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所以朝廷必须掌握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他在改革中谏言汉武帝,指出“农商交易,以利本末”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在《盐铁论》中,桑弘羊说:“大汉辖内之天南地北,若无商贾所臻,则万物无所值也;商贾可累万金,皆于商道逐利而致;足民非井田一处,富国非农本一方。”公元前113年,桑弘羊向汉武帝谏言,提出彻底整顿货币铁序的一揽子建议。至此,五铢钱成为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币制改革的成功使朝廷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也巩固了西汉朝廷的政治统治。此外,军事开支有了充分保障,也鼓舞了对匈奴作战的汉军将士,取得对匈奴战事的连连胜利。

    ——摘编自吴兴彬《汉代传奇人物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发徽》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英国最早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产生于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时代,16—18世纪走向全盛。重商主义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和原始积累,但随着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不惜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第四次重大变革》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桑弘羊经济思想与重商主义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各自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8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

    材料一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只是中国例外。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性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