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 主张改造理学

    B. 重书本轻实践

    C. 注重道统权威

    D. 强调学术创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

    A. 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 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 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 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晚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列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仗。这本质上反映了

    A. 湘军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的方向背道而驰

    B. 湘军的编练方法不能提升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

    C. 清政府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是失败的关键

    D. 清政府政治腐败导致军队训练方法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A.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C.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 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雅典民主时代,在位官员经手的账目须接受由公民抽签产生的10位会计的核查;离任官员向陪审法庭提交账目后3日内,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离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材料表明雅典

    A. 监察体制高效完备

    B. 部落之间相互制衡

    C. 人民主权的广泛性

    D. 注重公民主权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庞大的军政费用靠攻占城市所得到的库存的金银、没收官绅地主的浮财、各地人民的“进贡”等收入来维持,但收入并不稳定。后杨秀清等建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被洪秀全所采纳。这

    A. 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有所改变

    B. 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D. 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灵活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社会阶层划分

    数量

    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

    8

    3.0

    中等阶级

    142

    53.4

    底层中等阶级

    85

    32.0

    劳工阶级

    31

    11.6

    A. 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B.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C. 19 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D.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 推崇绝对真理

    B. 具有理性精神

    C. 否定神灵存在

    D. 捍卫思想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B. 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皇权的纽带

    C. 分封的主体是功臣和先代贵族

    D. 血缘分封推动了中央集权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历史学家阎步克根据史传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所得131例中,高官贵戚子弟占16.8%;中级官僚子弟占20.6%;下层人士占32.1%,蜀吴亡国以后被察举的士人占30.5%。这表明

    A. 察举制度日趋完善

    B. 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斜

    C. 门阀政治开始兴起

    D. 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景帝时,儒道两家就“武王伐纣”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儒家认为“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以此来维护“汤武革命”的合法性。道家则认为“汤武非受命,乃弑(以臣伐君)也,”否定“汤武革命”的合法性,弄得汉景帝很尴尬。这场大讨论

    A. 反映出西汉初年社会矛盾的尖锐

    B. 确立了儒学在汉朝的独尊地位

    C. 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

    D. 有利于西汉统治思想走向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任命两江总督耆英以钦差大臣名义兼管五口通商事宜;道光二十四年,耆英调任两广总督,仍兼办各省通商善后事宜,此即五口通商大臣一职的产生。这一官职的设置表明

    A.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有所调整

    B. 近代专职外交事务大臣出现

    C. 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D. 对外交涉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 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 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 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 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 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 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 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B. 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 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D. 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著作

    作者

    时间

    记载内容

    历史结论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代

    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

    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明代

    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黄邦和

    现代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

    对表中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B. 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

    C. 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D. 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徽宗书法学于诸家,自成一派,号“瘦金体”(下图)。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_____。

    A. 行书

    B. 楷书

    C. 草书

    D. 隶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 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D. 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可见文艺复兴

    A. 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B. 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

    C. 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D. 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康德指出“人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某事。”这表明他

    A. 主张人放弃自律

    B. 强调理性的力量

    C. 认为行为须规范

    D. 认可人有选择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一切法律条例,未经两院通过和国王批准均无效力。”这反映了当时

    A. 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

    B. 王权重新得到了加强

    C. 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D. 英王已经成为“虚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A. 坚定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C. 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 注重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第三章《联邦议会》和第五章《帝国议会》,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权力框架,如下图所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德国君主立宪体制趋于完善

    B. 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

    C. 帝国议会行使经济立法大权

    D. 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绝对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并谈谈你对中西人文精神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遇吐蕃有重大问题,则派设行宣政院前往该地处理。

    清初统治者高度重视蒙古事务,入关前便设立理藩院专司其事。入关以后,随着边疆各地与内地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加强,回部、番部(藏族)事务,及与俄罗斯、廊尔喀的外交事务也划归理藩院管理。理藩院级同六部,设尚书、侍郎各官。理藩院的设置及其工作,帮助清朝实现了对东北、北方、西北、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避免了明代曾经出现的边疆战争不绝、动荡不宁、各族叛附不定的局面,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元宣政院和清理藩院在政治地位和职权范围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宣政院和理藩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循环论”是古代中国社会传统的认知方式。孟子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董仲舒把战国时期“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贯中观点的认识。(要求:遵循正确的史观,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