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1 题,连线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2005年11月《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相继成功组织了四次朝核六方会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这反映了中国

    A.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 极力打造国内外建设环境

    C.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致力于建立多边外交机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说明唐代

    A. 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 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 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B.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 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   D. 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 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 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 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 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朝前期,担任园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懦。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 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 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女子仅为男子之牺牲,甚焉者男女同为家族主义之牺牲,故所组成之家庭,无生气无精神……结婚当始于男女之恋爱。”这一观念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义和团运动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

    A. 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

    B. 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

    C. 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的运行。”材料所述现象

    A.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C. 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D. 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B. 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C. 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 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材料反映出雅典

    A. 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

    B. 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

    C. 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

    D. 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

    A. 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   B. 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

    C. 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D. 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一方面承认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若干重要技术发明产生的相对迅速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些发明实际效益的发挥,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布罗代尔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 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充分   B. 进程的突变与渐进相结合

    C. 是个为时短暂的突发事件   D. 对英国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与推行纸币(法币)为合法货币。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的萌动是国际环境影响的结果,但仅仅是一种萌动,无法迅速发展起来。30年代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一党专政,排斥民众参与,对民主政治打压扼杀;知识分子的讨论只是昙花一现的理论喧嚣。政府的“贫困化”也是制约这次现代化发展的因素。这种“贫困化”不仅是财政上的破落,更是中央权威的缺失。国民政府是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政权,但内部帮派林立、战乱不断,难有权威和效力。而同一时期苏联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恰恰得益于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并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仅停留在“萌动”状态的原因。从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某书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目录摘选。

    第三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

    第十章 铁逻辑,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十一章 睡狮猛醒,20世纪举世瞩目的政治大国

    第十二章 顺天乎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

    第十三章 东方太阳,亚洲太平洋时代与中国时代

    第十四章 巨龙腾飞,21世纪经济大国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观的角度分析该目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编写原则,并说明依据。(分析出两点原则即可,依据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的部分货币图。

    注:唐高祖于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纪元。从此,中国钱币不再以“铢”“两”命名,开创了以“通宝”“元宝”命钱之新制,是货币品类新旧更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材料二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以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国币制。此次币制改革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规定发行20亿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 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 041亿元。短短9个月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底,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取得了伟大胜利,彻底破坏了希特勒的闪电战。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英、美、荷在东南亚的属地发起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美英共同作战协定在德、意、日三国之间签订,被迫之下英美开始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22日,美英两国首脑对两国整个作战计划进行商讨,会议期间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英国和苏联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进行磋商并加以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同盟国政府。《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表明反法西斯同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它标志着该组织的进一步壮大,同时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对于这个宣言的发表,美国国务卿热烈欢呼,他说,《联合国家宣言》把代表六大洲绝大多数居民的26个自由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充分联合起来了,说明遵守法律、爱好和平的国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团结起来,使用武力去维护自由正义和人类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二战全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言》能够签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括字存中,钱塘(夸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二月,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井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一…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并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结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沈括的人生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