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6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①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释)①杜曲:可理解为美酒。

    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采用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让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4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劣(bēi)   蛮 (hèng)   卑 (bì)   分 离析(bēng)

    B.望(liáo)  徨(páng)   怀(miǎn)    手旁观(xiù)

    C.剥 (xuē)  恐 (bù) 预(gān)   词夺理(qiǎng)

    D.褓(qiǎng)  劣(zhuò)   定(diàn)   暴风 雨(zhò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湿漉漉  轻歌慢舞  名副其实

    B.浮燥  熙熙然  历历在目  不修边副

    C.狡辩  暖溶溶  格物致知  不知所错

    D.思慕  马前卒  挑拨离间  目眩神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千万别小看孔子!他是个大彻大悟的人。

    B.不少贪污腐败分子涉案金额一经曝出,就让人叹为观止

    C.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变成一纸空文

    D.汇聚天南海北众多美食佳肴,8月31日,“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嘉年华”在西安站正式拉开全国巡展的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每年“火把节”来临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苍山西部上空往往会出现片片瑰丽无比的红色彩云,犹如无数的火把一样在天际燃烧。

    ②这里既有连绵不断、层峦叠翠的苍山十九峰,又有水光潋滟的洱海万顷碧波。

    ③还有清澈见底、流淌不绝的蝴蝶泉以及岿然兀立的三塔……

    ④每到这个时候,当地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欢呼:“大家快来看啰,火把云烧起来啰!”

    ⑤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当地的云天景象——“火把云”。

    ⑥这些景观令慕名前来的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A.②③⑥⑤①④ B.②③⑥⑤④① C.⑤①④②③⑥ D.②③⑤⑥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蒹葭》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无限惆怅。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杜甫通过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寄托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D.韩愈的《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 (《北冥有鱼》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使老有所终,___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9)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并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来迎。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乃以酒相饮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且杀鸡为黍,意极欢至。又语杨曰:“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阙也。惟①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注释)①惟:只。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屋舍 俨然(__________)

    (2) 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

    (3)此殊不 也(__________)

    (4) 迫暮,与老人同出(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乃以酒相饮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

    3.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5.《昨梦录》中记述的“穴中村落”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简要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老木匠桑伯

    狳惠林

    在陈西村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60多岁的木匠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穿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同辈人陶子树递过红红的烟头。“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他叼着烟,继续他的活计。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愛自己的儿子。儿子大了,娘死得早,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的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4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在中午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越喝话越多:“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上八府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渓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院内的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在雕完那朵梅花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桑伯的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郑家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再次提出建议。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干的缺德事让爸知道了,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低声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请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走进直播间)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

    太白楼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此,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语言与思维·思维提升]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性学习

    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确,中国古诗之路也是漫长而修远的,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的共同点,给诗集命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静夜思》(李白)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集名称:《____________》

    (2)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手抄报,下面是手抄报设置的一个板块,请你再拟两个板块名称。

    板块一:诗人逸事

    板块二:_____________

    板块三:___________

    (3)请收集两句描写“花”的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科考队不得不滞留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难熬的时光让队员们几乎要发疯。这时,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吗?请以《拥有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出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