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7年5月,在某次重大的庆祝活动中,藏民边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  )

    A. 设置宣政院   B. 设置驻藏大臣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册封达赖喇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改革首先取得革命性突破是在

    A. 农村   B. 内地   C. 城市   D. 国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土地改革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978年底召开的某次会议中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 “文革”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人人心

    C. “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 媒体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

    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刘胡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A.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 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D.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 开国大典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改革开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①第一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④西藏和平解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是1967年1月13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强调各国要坚持开放共赢,并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②与各国交流合作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我国贯彻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A. 有重点开放阶段

    B. 由点到线阶段

    C. 点线面结合阶段

    D. 全方位开放阶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进行的建设规划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图1  1958年《人民日报》

    图2  1966—1968国民经济状况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1《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改革开放)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5)指出材料四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被称为伟大的转折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6)根据材料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实现有何作用

    材料六:1979年4月,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七:“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7)据材料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对比材料六和材料七,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新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是哪一事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1992年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他正确回答了中国的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战略步骤、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1)上述材料出中的他是谁?他的理论在哪次会议中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你如何评价他?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邓小平是抓住什么“根本问题”来回答这些具体问题的。这次讲话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2003年,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4)十九大中习近平书记做了什么报告?十九大中形成的什么思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