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进行的建设规划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图1  1958年《人民日报》

图2  1966—1968国民经济状况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1《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改革开放)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5)指出材料四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被称为伟大的转折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6)根据材料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实现有何作用

材料六:1979年4月,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七:“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7)据材料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对比材料六和材料七,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新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是哪一事件?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