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 耧车

    B. 耦犁

    C. 翻车

    D. 筒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年的开封城,天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举目望去,开封城里,到处是“青楼画阁,綉户珠簾”,管弦之音与歌唱之声交响于酒店茶楼。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朝贡,世界各国商人互通有无。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对外交往的空前兴盛

    B.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C.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

    D.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中叶以后,苏州乌青镇“男子务耕桑,服商贾”,亦农亦贾。同时商人在镇上的地位也日益举足轻重起来,出现了士商渗透、官商融合的状况。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制度的松弛

    B. 社会风尚的变化

    C. 市民阶层的产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04年,由几位华商发起,成立北京首家服务于一般市民的发电企业“筹办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北京内外城一些主要街道和部分商户开始安装电灯,供电服务逐渐从宫廷、使馆、军政机关、商户转向民用。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 城市化进程推动

    B. 初步实现工业化

    C. 国际市场的扩大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中提到:“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主要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影响减弱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

    D. 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上文旨在

    A. 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

    B. 驳斥国内各种错误言论

    C. 指导战争的正确路线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就在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机器轰鸣、劈山填海之际,有位抗战时期曾在这里打过游击的老战士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革命先烈得来的土地,给你们一下子卖掉了”。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 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

    C. 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

    D. 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森集成了前任数十种专利技术,成功设计出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车,他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于1825年举行了通车典礼,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蒸汽机车的发明反映了英国

    A. 最早建立起专利保护制度

    B. 国家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C. 改良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

    D. 用人制度和政策的灵活多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从各自的阵营中分离出来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的对外政策都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材料说明

    A. 苏联实力已经超越美国

    B. 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

    C. 欧洲崛起摆脱美苏控制

    D. 两极格局已受到了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刚刚过去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材料体现了

    A. 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 经济全球化中的妥协理念

    C. 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 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中国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一带一路”设想提出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它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感觉,就得改变我们的行为。教育大众或改变看法是不够的。我们的社会存在限制着我们的思想。唯有通过改变这种社会存在(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形态),方能打破这些限制。紧靠冥思苦想是不可能超越束缚我们思想的这些限制的。

    ——摘编自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根据材料,提出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民生问题愈来愈被政府和公众所关注,医疗卫生作为社会民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为它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医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92年,改革主要是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和医疗机构独立经营;第二阶段是1992—2003年,改革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部分的市场化;第三阶段是2003年到现在,改革主要围绕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高各种医保的覆盖面来进行。

    ——摘编自赖伟《医疗改革三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现代医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医疗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为进攻。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发动中途岛海战的目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日本战败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萧绰是辽景宗的皇后,鉴于契丹社会留下的母权遗俗,萧皇后参与军国要事决策,更“以女主临朝”,“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萧皇后倾向汉化,主张革新。圣宗即位时年仅12岁,萧皇后晋升为太后,奉遗诏摄政。圣宗初即位,辽朝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萧太后以她卓越的政治才能,整顿吏治,提拔有治国之才的人担任要职,大胆重用汉官韩德让等,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和对吏民的管理,使政局渐趋稳定。她还注意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她通晓军事,经常出入疆场,“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继而,她赞成宋朝提出的议和要求,双方订立“澶渊之盟”,长达一个世纪,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摘编自景爱《历史上的萧太后》

    “(萧太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zhi嫉妒)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摘自宋代叶隆礼《景宗萧皇后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萧太后所做出的贡献。

    (2)上述材料对萧太后的评价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