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钙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配制波尔多液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溶液呈蓝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

    B

    NaCl溶液(Na2CO3)

    过量CaCl2溶液

    过滤

    C

    KNO3溶液(K2SO4溶液)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镁粉

    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

    A. 徐光宪 B. 侯德榜 C. 张青莲 D. 屠呦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由于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石灰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动手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必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读取液体的体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C.向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D.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并涂3%~5%的氢氧化钠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苛性钠——NaOH——碱

    B.纯碱——KOH——盐

    C.苏打——NaHCO3——酸

    D.石灰石——CaO——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a 食盐 b 纯碱 c 碳酸氢钠 d 碳酸钙

    (1)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_;

    (2)可用作洗涤剂的是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

    选项

    A

    B

    C

    D

    E

    物质

    柠檬

    西红柿

    新鲜牛奶

    牙膏

    肥皂水

    pH

    2.2~2.4

    4.0~4.4

    7

    8~9

    10

    上述物质从A→E的酸碱性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A、B、C三种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用_________,在上述物质中可用于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为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向变质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有一瓶长时间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处有白色粉末状固体,某同学感到很好奇,对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进行了猜想: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②可能含有碳酸钠。

    (1)该同学得出猜想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想证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入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因此小明同学认为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你认为对吗?______(填“对”或“不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物质A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2)E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

    _______

    恰好中和

    ______

    _________

    第二种可能性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化工实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 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