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9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A. 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 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

    C. 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 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

    A. 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B. 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

    C. 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

    D. 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 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 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C. 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 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 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B.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 雅典法律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D. 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   B. 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 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D. 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种“摘帽”现象

    A. 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

    B. 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

    C. 削弱了公有制经济控制力

    D. 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48年,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思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C. 19世纪末社会土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 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经济结构的变动

    C. 农村经济的凋敝   D. 城乡差距的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详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A.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B.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陈启源创办于1873年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说明

    A. 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以增强实力   B. 清政府开始发展制造业应对危机

    C. 国内外形势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D. 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消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1937年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该广告

    A. 反映出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

    B. 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

    C. 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

    D. 体现出广大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注:摩托车牌上文字分别是“工业化”、“农业合作化”

    A. 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 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D. 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导致下面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和死亡率状况表(单位:每1000居民)

    A. 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B. 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 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   D.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说明

    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 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 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A. 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 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 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道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摘自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秉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科度必须和美国国情融合、贯通。

    ——摘自严泉《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并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材料二、17世纪晚期以来英国海外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印度公司等大股份公司的借款,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光荣革命后英国股份公司不断涌现,1720年英国股份公司已经多达190家,证券交易异常活跃,伦敦也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一些商人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到1793年英国全国银行总数达到353家。18世纪中期,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摘编自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与明清金融革命的不同点,并简要分析产生不同的经济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七种教科书都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调查,但是调查内容只是日本的受害情况。例如,各书都开设专栏,要求学生对日本遭受空袭和原子弹爆炸之害、冲绳女学生战死之惨烈、战时生活之艰辛等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童为躲避空袭而集体疏散到农村的艰苦体验。

    材料二七种教科书都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日本民众全力支持战争的情景。例如,大阪书籍本设置专题“聚焦历史——战时的妇女与孩子”,其中写道:“日本各市町村组织了妇女会、母亲会、主妇会,开展欢送士兵并且慰问茶水等活动。妇女们响应政府和军部的号召,为了确保实行‘总力战’的人数,努力将人口由7000万增至1亿,为此尽早结婚,并且把生育5个孩子作为目标。妇女还充当劳动力的角色,许多妇女在军工厂劳动。把孩子们作为‘幼小的战斗力’、‘未来的军队’来培育,学校生活全部军事化。很多孩子将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预科士官学校作为志愿。”各书都附录了大量照片,诸如“欢送出征士兵”、“庆祝攻陷南京东京街头的民众”等。

    请任选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本教科书选择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动机作一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产生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