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凝(zhǐ)    车(yùn)   鼓(pí)    城(què)

    B.花(diàn)   萦(xū)    踯(zhú)   然(qiǎo)

    C.江(gāo)    兰(lǎo)   洲(tīng)   门(wǔ)

    D.绸(móu)    雪(xiàn)   蕴(jí)    凝(d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文句所评价的诗人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1)师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3)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

    (4)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新材料尔。

    A.孟浩然  鲍照  岑参  苏东坡

    B.孟浩然  李白  鲍照  孟浩然

    C.杜甫   李白  陆游 孟浩然

    D.杜甫   鲍照  岑参  苏东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B.在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过程中,马来西亚航空负责人及时公布搜索进展情况,并向各国参加搜索的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所尽的绵薄之力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的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邪教往往具有伪装性和隐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和种种神秘力量的渲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典诗歌中所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与今天间隔较远,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准确解读。

    B.对于孟浩然的隐逸诗、田园诗,除了我们要阅读相关史料外,还应了解其故乡襄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以及此地自古就有的高士隐逸的传统。

    C.在审美想像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

    D.有些作品意象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我们要用自己的想像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

    ②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

    ③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

    ⑤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⑥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A.④②①⑤③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⑤④②①③⑥  D.④⑤②③①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1)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6)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7)人生代代无穷已,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0)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11)徘徊将何见,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12)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13)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14)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15)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②不如而厚遇之

    B.①召入,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②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市        ②乃设九宾礼

    2.下列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4.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题。

    烟雨桃花潭

    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 ,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真到桃花潭来了。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上,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等待大唐的李白?

    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飘来的书信。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就欣然溯江而来。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家,募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漩涡。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雨丝子密密的,漫下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过江,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感恩,那样的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正地体味到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地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的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漩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

    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桃花潭缠缠棉棉的蒙烟细雨中,在江南特有的景致感染下,李白的诗《赠汪伦》就顺口流了出来。

    B.江南的细雨、江水和桃花和谐组成的烟雨迷蒙的意境,曾经让李白隐醉,现在也让作者心动。

    C.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年老的李白,已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他感受更多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生活中短缺了诗意。

    D.这篇散文抓住了江南雨的特点,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

    E.这篇散文笔调淡雅而又饱含深情,在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勾勒出了江南的情韵和独有的文化气息。

    2.结合文意看,为什么说“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

    3.作者认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请根据文意分别说明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各有怎样的特点。

    4.文章倒数第二段的“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照应了前面的那句话?这种照应有什么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