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皇帝独尊

    C. 君权神授

    D. 家天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朝某一时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 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 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 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 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材料所描述的时代应该是

    A. 西周

    B. 春秋

    C. 秦朝

    D. 唐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 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 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 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 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 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 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 宗法传统的影响

    B. 封建政府的提倡

    C. 小农经济的稳定

    D. 儒家思想的流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这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

    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 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 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②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③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

    ④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 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 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 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 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 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宗法制的终结   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分化地方权力

    C. 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 提高行政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古希腊语中的"demokratia"一词,由“demos"和"kratos"两部分构成,“demos"的意思是“人民”、“地区”,“kratos"的意思是“统治”、“管理”,因此所谓“民主”是指“人民的统治”或者“人民的管理”。与该词汇的形成无关的是

    A.古希腊先哲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       B.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C. 多山少耕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各种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性、阶级性。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A.狭隘的也是充实的       B.最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

    C.比封建君主专制更能推动历史进步 D.不利于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A. 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B.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

    C. 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

    D. 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 设立公民大会 B. 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 实行陶片放逐法 D. 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 维护罗马公民在帝国的特殊地位

    B. 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 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大抵欧洲各国的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先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  )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 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后来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材料三: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制造了一幕幕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等;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四: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材料五:(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它的富于尊严的部分是非常复杂且有点堂皇的,是非常古老且颇受尊重的;而它的富于效率的部分是绝对简单而颇为现代的,至少在盛大场合和关键时候是如此的……

    ——W·白芝浩《英国宪法》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材料二中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所述民主政治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两点主要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5)怎样理解材料五中这种既“富于尊严”又“富于效率”的制度?

    (6)英德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7)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  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

    ——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的行政决策运行方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请问答: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材料三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