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诗歌鉴赏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呈蒋、薛二友

    (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①,一杯山茗当香醪②。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 “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 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 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2.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 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 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节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B.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C.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D.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 疏也称“奏疏”,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文章。

    D. 阙是古代皇宫大门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泛指帝王的住所,在文中特指北宋首都汴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他在担任衢州龙游县令时,发现当地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

    B. 宗泽高瞻远瞩,颇有政治远见。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将大乱,遂辞官暂时隐居到东阳山谷之中。

    C. 宗泽精明能干,富有军事才能。他在担任太原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

    D. 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皇上返回京城;病重之际,他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仍念念不忘歼灭敌人,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2)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 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有的句子有语病,请选择两个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

    ①“重庆造”恩斯特龙直升机首次参加国际盛会便大放光彩:在同类型直升机中是唯一一个在高空中向国内外客商展示其灵巧的“表演天才”。

    ②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10日说,用药要遵循以“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为原则。

    ③如何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责任?首先是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的原则,以及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完善各级各部门在信息发布、审核、采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④巴人素有既侠肝义胆、又重情守信的传统,尤其是当别人遭遇不幸、需要帮助,自己遇到诚信考验时,大多数巴渝儿女往往都会选择正与善。

    (1)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笛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人才中心看到了诚臻中学招聘教师的启事后想去应聘。下表是他的一些情况介绍,请据此筛选有效信息,替他补写一份给诚臻中学校长的求职简信。

    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120字(含标点)。

    姓名

    秦笛

    毕业院系

    湖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健康状况

    良好

    身高

    173cm

    籍贯

    江东滨海市

    获奖情况

    湖东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实习经历

    2016年在南山中学实习3个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李暠(hào),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暠到官,申明礼宪,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授太常少卿不久

    B. 远近之生病

    C. 金城公主在蕃中已经

    D. 益州大都督追封

    2.(小题2)下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 /简州境肃然 /与兄昇弟晕尤相笃 /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 /暠往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B. 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 /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 /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C.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D. 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为政 /严简州境 /肃然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昇 /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其清 /慎如此

    3.(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忧”是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就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一段时间。“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B. “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属于干支纪年法,用天干(10位)地支(12位)组合来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之一。

    C. “继好之义”是指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

    D. “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孝道,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 文章描写了李暠的兄弟每次从东都洛阳来探访他,来往之间,州中百姓都不知道,从而侧面描写了李暠的清廉谨慎。

    C. 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但李暠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

    D. 李暠出使吐蕃,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5.(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2)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两句中。

    (2)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_____”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______”尽显其悲伤凄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几年国内中小学暑假刚开始,很多城市的机场大厅就出现这样的场景:统一的T恤衫,统一的背包拉杆箱,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一批一批地奔赴世界各地,去修学、游学。

    游学热潮中,人群低龄化特点明显。“众多游学项目的营员大多集中在11岁至18岁的学生群体,我们团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15岁。”某游学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游学”人群低龄化,大家意见纷纷。有人认为可以让孩子到国外见识见识,为将来的留学做准备;有人认为投身全英语的环境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对养成语言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孩子太小,只会记得一些旅游景点,而对当地大学教育模式的了解,对外语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也有人认为青少年可先考虑国内游学,在对本国文化有充分了解、感受的基础上,再考虑国外游学。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