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简答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某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分别为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工业上制取Z的原料

    B. WY2可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C. 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D. 热稳定性 :X2R>X2Y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与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B. 它是O3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 互为同位素   D. 1mol分子中含有20mol电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X

    Y

    W

    Z

    A.Z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一定是强酸

    B.四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一定是Y

    C.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一定是Y

    D.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一定是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

    A. 已知2H2O(l)==2H2(g)+O2(g) △H=+571.6KJ·mol-1,无法求H2的燃烧热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无法比较二者的稳定性

    C. 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KJ的热量,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 已知2C(s)+2O2(g)==2CO2(g) △H1;2C(s)+2O2(g)="=2CO(g)" △H2,无法得出△H2>△H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反应2C+O2===2C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 ΔH=-221 kJ

    C. 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D.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在潮湿情况下的腐蚀实质是M+nH2O====M(OH)n+H2↑

    B. 金属的化学腐蚀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 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 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4OH--4e-=2H2O+O2↑

    B. 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C. 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D. 制取金属镁时,Z是熔融的氯化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电子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瓶大多数是铅蓄电池。已知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1),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溶液中H+向PbO2电极迁移

    B. 放电时,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Pb电极质量减小20.7g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D.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4H++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 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2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 C 表示是 0.4mol/(L•min)

    B. 分别用 B、C、D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3:2:1

    C. 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 物质转化率为 100%

    D. 向容器中增加 A 的投量,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中产生H2速率最快的是

    编号

    金属(粉末状)

    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

    反应温度

    A

    Al

    0.2 mol

    18.4mol/L H2SO4

    10mL

    30℃

    B

    Mg

    0.2 mol

    3 mol/L H2SO4

    20mL

    30℃

    C

    Fe

    0.1 mol

    3 mol/L H2SO4

    20mL

    60℃

    D

    Mg

    0.1 mol

    3 mol/L H2SO4

    10mL

    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A(g)+3B(g)C(g)+2D(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 v(A)=3mol•L﹣1•min﹣1

    B. v(B)=6mol•L﹣1•min﹣1

    C. v(C)=2.5mol•L﹣1•min﹣1

    D. v(D)=4mol•L﹣1•min﹣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18O2(g)⇌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内只含有18O2、SO2、SO3三种分子

    B. 18O只存在18O2分子中

    C. 容器内含有18O2、S18O2、S18O3等分子

    D. 反应达到限度时,所有物质的质量都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2CO2(g)+S(s)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 平衡时,若升高温度,CO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iF4(g)+2H2O(g)SiO2(s)+4HF(g) △H="+148.9" kJ·mol-1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SiF4)消耗=4v(HF)生成    B. 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 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98K时,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92.3kJ•mol-1,平衡常数K=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会使K变化但△H不变

    B. 使用催化剂会使△H增大,但K不变

    C. 使用催化剂和提高温度均可增大H2的转化率

    D. 在一密闭容器中,投入浓度均为1mol•L-1的 N2、H2、NH3,平衡前v(正)>v(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min末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2min时Y的物质的量为0.14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D.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已知:xA(g)+yB(g)zC(g);△H=a。将xmolA和ymolB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T1>T2)及压强(P1>P2)下,C的物质的量n(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y=z;a>0   B. x+y>z;a<0

    C. x+y<z;a<0   D. x+y<z;a>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向密闭容器中,按n(CO):n(H2)=1:2充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0。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L一定时,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随X的变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代表压强   B. L1<L2

    C. 平衡常数:K(A)=K(B)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

    其它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 ;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 ______ .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还原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______ .

    (5)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 ______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煤炭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

    (1)用煤可以制得水煤气.工业上可用煤和水通过水煤气法制氢气,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g)△H1=-110.5kJ•mol-1

    2H2(g)+O2(g)═2H2O(g)△H2=-483.6kJ•mol-1

    试求水煤气法制氢气的反应的反应热△H3.

    C(s)+H2O(g)═CO(g)+H2(g)△H3= ______ kJ•mol-1

    (2)若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ol-1、496kJ•mol-1和m kJ•mol-1,结合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数据计算,m= ______ .

    (3)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此反应为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名称是 ______ ;Pt为 ______ 极(A.正 B.负C.阳 D.阴).

    (2)写出电极反应式:Cu极 ______ ,C极 ______ .

    (3)若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饱和NaCl溶液,乙中溶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原饱和溶液的浓度,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 (填名称);

    (4)若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饱和CuSO4溶液,当甲中产生0.1mol气体时,线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______ ;乙中溶液H+的浓度是 ______ (假设溶液体积是200mL,且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CO是生产羰基化学品的基本原料,对于以水煤气为原料提取CO的工艺,如果氢气未能充分利用,则提高了CO生产成本,所以在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问题.反应CO(g)+H2O (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a

    (1)上述反应的逆反应是 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s)+CO2(g)⇌2CO(g)   K

    C(s)+H2O (g)⇌H2(g)+CO(g)       K1

    CO(g)+H2O (g)⇌H2(g)+CO2(g)     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

    (3)800℃时,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CO(g)和3.0molH2O(g),保持温度不变进行反应:CO(g)+H2O (g)⇌H2(g)+CO2(g),4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转化率为60%.

    ①0~4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 mol•L-1•min-1,800℃时a= ______ .

    ②800℃时四个不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各物质的浓度(mol•L-1)如表,其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c(CO2)

    3

    1

    0.8

    1

    c(H2)

    2

    1

    0.8

    1

    c(CO)

    1

    2

    3

    0.5

    c(H2O)

    2

    2

    3

    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