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单选题 42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2 题
  1.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

    A. 总理衙门   B. 同文馆

    C. 军机处   D. 外务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 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

    B. 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

    C. 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 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A. 康熙帝   B. 乾隆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A. 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 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 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题文)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求富”“自强”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民生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格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国(苏联)

    1909-1911

    0

    -90

    +56

    +46

    1919-1921

    -89

    -110

    +32

    +14

    1929-1931

    -205

    -76

    +40

    +53

    A. 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 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 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 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目。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如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 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 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 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 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管

    C. 带动民用企业

    D. 与洋商争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A.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 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 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改订新约运动

    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民族经济发展

    D. 北伐战争爆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D. 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 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民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工商业获得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力外部条件是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西方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改订新约运动

    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民族经济发展

    D. 北伐战争爆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