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计算题 2 题,推断题 3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要想韭菜好,只要灰里找”。草木灰是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它可用作

    A.复合肥料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石墨烯产业正点燃福建的新“烯”望,目前已形成了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科学家们对石墨进行机械剥离,最终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Cn)。石墨烯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 而且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B.石墨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石墨制取石墨烯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石墨烯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在做加热氯酸钾抽取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D.很难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CaCO3高温加热可以生成CaO和CO2气体,现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克,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克的CO2

    B.原来CaCO3为14.2克

    C.生成了5.6克的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B.证明溶液呈酸性

    C. 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

    D.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现取2.3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碳氢元素 ②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可能含氧元素 ④一定含氧元素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FeCl3溶液、CuSO4溶液中都含有阴阳离子和水分子),有关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②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

    以上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取10.0g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生成2.0g CO2气体

    B.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g

    C. 生成了5.6g CaO

    D. 剩余CaCO3的质量为8.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镁条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物膜,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镁条表面氧化程度,将3.2g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镁条除有MgO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镁条中MgO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3 题
  1.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_________; C_______; G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________。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E、F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G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     H______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 (______)

    ③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该实验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

    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

    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④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硬质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 的目的是____;

    (实验记录)如表是甲、乙、丙三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 小组

    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mL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mL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mL

    反应消耗的氧 气体积/mL

    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

    45

    15

    4

    11

    18.3

    40

    18

    5

    13

    22.4

    50

    20

    6

    ____

    ______

    填写上表中空白,帮助丙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

    (实验分析)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该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该实验数据比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没有缓缓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④反应后读数时小气球中气体未全部挤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__________装置来收集NO(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____。

    (实验探究)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应该选择__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____(填序号)成立。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2000t含氧化铁75%的赤铁矿,可炼出含铁97%的生铁_________________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2)(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__。

    (3)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

    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

    (4)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填“1”或“2”)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