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7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7 题
  1. 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韩非在《五蠹》中说:“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贵也。”由此可见,韩非主张

    A. 奖励耕战

    B. 引导人们重义轻利

    C. 重农抑商

    D. 统治者要重视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江南地区即有“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之谚。这体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 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B. 私营手工业大量雇佣女工

    C. 女子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 家庭手工业影响家庭收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奥斯曼帝国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例,1580年是1:60,1590年为1:120,1640年为1:250。货币贬值导致奥斯曼帝国政府岁入锐减,从1534年的500万金币下降为1591年的250万金币。与此同时,小麦的价格在16世纪上涨20倍。这反映了

    A. 殖民掠夺促使世界市场形成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经济剧烈变动

    C.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进行

    D. 奥斯曼帝国丧失对世界航路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量是战前的1/3,石油产量为战前的2/5,生铁产量为战前的3%;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棉织品的产量降到战前的5%。这种情况促使当时苏俄政府

    A. 着手解决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

    B. 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作出妥协

    C. 扩大工业企业营业生产的自主权

    D. 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年10月,颁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这

    A. 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

    B. 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

    C. 成为了“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

    A. 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

    B. 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C. 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D. 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2-1995年,私营企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在以年增长率50%以上的速度飞速发展,注册资金的增长速度超过80%,甚至在个别年份成几倍增长。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A. 经济体制转型进程加快

    B. 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C. 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D. 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某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最有可能得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银行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此后,逐年减少,至1971年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积欠外债的1/5。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C. 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

    D. 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这说明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 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 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 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由于相关优惠政策仅仅局限在各个成员国之间,所以对外的贸易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滞后的阶段之中,各个国家之间依然维持有一定的贸易壁垒。所以,对于非成员国的贸易发展以及建设扩张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对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也产生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材料内容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

    A. 排他性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B. 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C. 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D. 增强了世界各国间的关税壁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

    A.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

    B. 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

    C. 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

    D. 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王阳明一反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大学》首句改本的“在新民”之说,而坚持《大学》古本的“在亲民”之说,其基本思想是保民、爱民与富民,以民之好恶为好恶。这反映出王阳明

    A. 思想保守的复古特性

    B. “知行合一”的实践论要义

    C. 外求“良知”的道德自觉

    D. 良知学说的“民本”特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A. 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

    B. 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C. 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

    D. 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对歙县徽商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徽商

    A. 管理体制严格

    B. 善用儒道经商

    C. 注意团结协作

    D. 注重宗法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英国圈地运动与中国明代的流民问题都出现于十五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叶全国六千万在籍人口中,至少有十分之一,即六百万人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必然充斥雇佣劳动力市场。他们曾大批涌向矿山,以至掀起全国范围的采银狂潮,冲破了政府的盗矿禁令。还有相当多的流民流入城市,充实小手工业者、小商贩队伍。

    十五世纪末期,英国由于毛纺业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地主、贵族、富裕农民便利用各种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圈地改为牧场。大批农民沦为乞丐和流浪汉,成为廉价的雇佣劳动力的来源。

    材料二英国……用国家立法手段迫使小农经济解体。中国封建王朝则是用一体化结构抑制兼并,用招抚的办法尽可能使流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去。十五世纪三十年代,明英宗发布一系列安置流民法令,一方面令流民复业,一方面重申严禁隐占土地和人口。国家甚至对流民作出让步。

    ——上述材料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中国和英国的流民现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处理流民问题上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内容是我国关税的两次调整: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新税则,新税则将中国关税税率定得很低,中国土货出口税率高于洋货的进口税率;经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降低关税总水平,从16.4%调到15.3%。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各种生产要素都在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配置。各个国家也通过市场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与资源。自由贸易机制广泛建立,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关价廉的中国产品也已经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我国两次降低关税的目的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采取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儒学指12-17世纪主导中国思想的儒家学说。新儒学是对佛教、道教的回应,并最终成功的融合了后两种信仰体系的一些内容(“理”源于佛教,“气”源于道教),将儒家思想体系化,真正形成了“儒学”,因而也最终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摘编自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材料二  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求自己和他人能够把圣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圣人的人格为导向,在精神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个体内在情感的调节求个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一颗冷静清晰的头脑,以期冀达到一种有涵养的人格。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新儒学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儒家道德修养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