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

    B.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C.网络购物之所以如此蓬勃兴起,原因很多,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的转型,以及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等。

    D.习近平主席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稳健扎实、积极进取推进各项工作,一项项重大举措陆续出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高三毕业前夕,李丽送照片给王月,并题写了六个字:“王月同学惠存。”

    B. 一购物中心大门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C. 一初学写作者给报刊编辑部寄稿,并附一纸短函:“谨将大作寄上,敬请拜读,欢迎斧正。”

    D. 一些外地老师将来校参观学习,学校在校门口写了一张标语:“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职业的特殊性要求________的他们节假日更要坚守岗位,只有春节前后一两天调休,才有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②由于局势动荡,这些离开家园者的食品、饮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给不足,联合国难民署将向________者提供帮助。

    ③这位伟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始终在________中寻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经历和在职场打拼非常相似。

    A. 流离失所  颠沛流离  背井离乡

    B. 背井离乡  流离失所  颠沛流离

    C. 颠沛流离  流离失所  背井离乡

    D. 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  流离失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 (1)(3)(6)   B. (1)(4)(5)

    C. (2)(4)(5)   D. (2)(3)(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 百舸(gě)   彳(chí)亍(chú)   装载(zǎi)   骨髓(suí)

    B. 提(tí)防    碾(niǎn)压     阙(quē)秦   以遗(wèi)陛下

    C. 颓圮(pǐ)   夜缒(zhuì)而出   方遒(qiú)   逢(páng)孙

    D. 浪遏(è)     创(chuàng)伤   麦糟(cáo )   河畔(pà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怅廖廓       苍茫大地     峥嵘岁月     书生义气

    B. 浪遏飞舟     五岭逶迤     忤视       凄婉迷茫

    C. 河畔        星辉班斓     笙萧       天伦之乐

    D. 青苔        披荆斩棘     花辨       阙秦利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1.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后文的内容都围绕这句展开。

    B. 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同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 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 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2.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A. 春天重到   B. 解冻   C. 迢遥的梦   D. 花儿重开

    3.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C. 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D.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 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抉  择

    于而凡

    他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越近判决日,心越不宁。明天就要判决,他却还没有做出决定。

    这案子审判半年了,半年里他就是在煎熬中度日。他心里很清楚,按理他应该判被告谋杀罪,给予重罚,不是死罪也是无期徒刑。可是,这被告不是别人,而是旺伯的小儿子少雄啊!

    他不会忘记,当年旺伯是怎样对他一家伸出无私的援手的。在家里发生困难时,旺伯总会出面帮忙。父亲在法院败诉导致生意破产,是旺伯帮父亲还清债务, 当父亲重病需要动手术时,是旺伯掏腰包解决。最后,连他上大学读法律的学费也靠旺伯支持。他还记得,父亲临终时对他的叮咛:“我们家欠旺伯的恩情大多无法 偿还,以后他们家有难,你定要尽心竭力帮忙。”

    现在旺伯的儿子有难,他怎能撒手不救?救不救的问题先不说,可起码也不能当一名刽子手,把少雄判下重刑推进地狱里!少雄的哥哥少勇在信中说:“我教 不好弟弟,让他闯了大祸,是愧对爸爸。爸爸在世时,对你的期望很大,我相信你定能不负所望,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让他在天之灵也得以安息。

    他远在棉兰的老妈打过电话:“孩子,做人哪,千万别忘恩,旺伯对你对我们全家恩重如山,这是你回报他们家的时候了。”

    面对这一切,他曾有过减轻少雄刑罚的想法。可是几个月来见证判案过程,他无法不动摇初衰。他看到了那绝望的寡妇——死者的母亲!丈夫年纪轻轻就去 世,多年来她自己一人把独子养大,终于苦尽甘来,挨到儿子学成就业了。谁知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你能想象她有多么苦痛?在法庭上,他看过她好几次在嚎哭中昏倒。

    他明白,明天判决日,他这一票是关键。三名法官中,他知道一人已经被少勇收买,很可能会判被告无罪。剩下两人,只要他也判无罪,少雄就可获赦。可时 至今日,他还不能有所决定。按公理行正义呢?他无法面对旺伯一家人;顾情面帮少雄呢?他无法面对那苦命的寡妇,也无法面对公众雪亮的眼睛。

    “一直以来,书中英雄舍身取义,大义灭亲那么容易,而轮到自己施行起来为何却那么难?”

    已经是半夜了,他还无法安定,头上阵痛变得更强烈,几个钟头前的便药看来无效。他又打开妻子平常放药的抽屉,拿几片妻子吃剩的重药吞下去。前几天,他妻子带孩子回老家看望她生病的妈妈,家里只留他一个人。

    到了凌晨,他仍然无法入睡,明天的判决问题仍然盘踞脑海。“上天,我可以选择拒绝经手这案件吗?饶了我吧,不要让我承担这一切!告诉我,你要我作怎 么样的抉择?”辗转不能睡,他的神经面临崩溃。“不能这样下去,今晚我一定要睡好,睡好了明天脑子才会清醒。明天的事留到明天再说吧!只希望……神灵会在梦中指点。”他又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几粒安眠药。这药,他已服用了好几天。

    终于渐渐入睡。酣睡中,忽有一片柔和的白光把他唤醒。白光引领他穿过洁白的走廊。走廊尽头,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栋老屋前,这不是棉兰的老家吗?

    他看到阿旺伯站在门前,微笑着向他询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学法律,还记得吗?”他当然记得,当年年少的他是怎样回答旺伯的:“爸爸上法院败诉而破 产,是因为我们不懂法律,在法庭上让他们牵着鼻子走。那些贪污的法官,看的是有势官大人的面,吃的是有财大老板的钱,把正义拍卖。我就要学法律,在法庭上 向他们讨一个公道,也给无财无势的民众撑腰!”

    旺伯点点头鼓励:“你学法律是为了伸张公义,伯伯支持你!那么,你还有什么好犹豫呢?”突然,他见到父亲站在旺伯旁边,质问:“旺伯那么支持你,你又怎么报答他?你可不能恩将仇报啊!你难道要做忘恩负义的小人?”……

    今天是判决日,法庭里早早就挤满了人,有死者与被告者的亲友,有新闻记者,也有各界市民’他们都想知道这轰动全市的谋杀案最后的判决。中午一点钟过去了,法官还没出来,庭里人们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开始焦急不安。

    两点少十分,两位法官进堂,往绿桌后的高椅上入座。法官主席捶捶桌面表示正式开庭,简短开场白后,向庭众宣布:“各位尊敬的来宾,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丧事向大家公布:今天早上,负责这案件的法官之一——库纳万法官先生,在家突然昏迷不醒,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果而离世。为此,判决会不得不延期,重开庭日程容后再公布。现在,让我们一齐站起来,为死者的亡灵默祷……”

    (选自《台港文学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中极写当年旺伯对他一家无私援助、少雄的哥哥少勇给他写信以及远在棉兰的老妈给他打电话,都说明旺伯善良热心,乐于助人。

    B. 死者母亲的绝望与苦痛尤其是好几次在嚎哭中昏倒,深深地震撼了他,使他改变了减轻少雄刑罚的初衷,站到了正义和公理的一边。

    C. 明天的判决问题让他辗转难眠,神经面临崩溃,他只好寄希望于“神灵在梦中指点”。这个“神灵’’就是通情达理、坚持公义的旺伯。

    D. 小说叙述了一个关于“抉择的动人故事,在曲折的情节中蕴含了作者对伦理道德、社会公理等的思考与探索,意蕴丰富,发人深省。

    2.小说在刻画库纳万法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为什么以库纳万法官的突然离世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梅葆玖先生逝世之时,《北京青年报》以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______”为题,刊登了回忆梅先生教授青年演员传承京剧艺术的文章。

    (2)在《沁园春.长沙》中,由眼前的秋景过渡到对过去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

    (4)《再别康桥》中点名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祥崇高民族气节(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诗句是:______, _____。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C.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D.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祖,此处指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 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 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斶①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注:①斶:(ch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宣王不说       说,通“悦”,高兴

    B. 夫斶前为慕势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C. 士生乎鄙野      鄙:把……当作边邑

    D. 则再拜而辞去     去:离开、离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王前为趋士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 君子焉可侮哉          子亦有不利焉

    C.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       失其所与,不知

    D. 清静贞正以自虞         阙秦以利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颜斶不慕权势,保持士的高尚气节的一组是

    ①斶亦曰:“王前!”

    ②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③斶对曰:“……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④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⑤颜斶辞去,曰:“……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却让齐宣王到他跟前,让齐宣王很不高兴。

    B. 颜斶谈到砍下齐王头颅封邑万户、赐金千镒的事情,意在说明“王者”尊贵。

    C. 齐宣王最终认识到随便侮辱士人是自讨没趣的做法,于是请求做颜斶的学生。

    D. 颜斶没有接受齐宣王要做他学生法人请求,郑重地辞王而去,回到本乡,终身不受侮辱。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②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根据材料的含义立意,结合你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