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课内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     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     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     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

    A. 洞晓  获得  发现 B. 获得  洞晓  发现

    C. 获得  发现  洞晓 D. 发现  获得  洞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翘首(qiào)    佃农(diàn)   震耳欲聋

    B.教诲(huǐ)   广袤(mào)    踱步(duó)   锐不可挡

    C.甲胄(zhòu)  镌刻(juàn)     凛列(lǐn)    不辍劳作

    D.绯红(fēi)   解剖(pōu)     勉强(qiǎng)   杳无消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D.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B.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C.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活动。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这两句诗交代了诗人“望”的时间和地点,“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这两句写诗人登楼想象昔日黄鹤楼明丽之景色,长江对岸树木葱翠,芳草如茵,境界扩大,色彩鲜明。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写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人类的手》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的手

    ①手,这个词听起来极其普通,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然而,你是否知道: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通常我们把手腕以下部分称为手。手可分为手掌、手指两部分,由手腕与臂相连,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可以伸曲自如。具体来说,手掌由掌心、掌背、掌侧和掌根组成,手指则由指节、指肚、指甲和指尖组成,皮下布满了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以指尖处最为丰富。一般只有手背上长细毛。

    ②切不必说其他动物,就拿与人类最相似、同属灵长类的猿猴、猩猩来说吧,虽有人手的形状,但一般不能完全伸直五指,且表面覆盖了一层长毛,运用时也不如人手灵活。与其她动物相比,人手手指间的蹼明显退化,因此人手也更显美观。人与猿猴在握拳时也有很大不同;人的大拇指可扣在拳外侧,而猿猴的拇指却只能握在掌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为什么存在如此的差异呢?从起源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由四肢着地行走变为双腿直立的,手在这时便由上肢转化,从而实现了手与脚的分离。其间的漫长岁月中,通过人类的劳动,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手。这种与动物的差异是人类的劳动也进化造成的。

    ③正因为人手有着和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决定了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从功能上看,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这一点是科学家们公认的人与动物的最大的本质区别。又如:人手能够胜任极其繁杂细致的工作,如雕刻、刺绣、绘画、演奏等。再如手指的灵巧表现在使用筷子进餐;手的触觉是极其灵敏的,它可以感觉到不同的物体的温度。总之,手的功能是难以尽述的,简直可以说无所不能了——当然这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手的功能之多。

    ④手是这样灵巧,这样奇妙,难怪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对它进行研究。某些高明的医生还可以从一个人的手和指甲来判断病情。道理并不深奥,众所周知,要是手心冰冷,指甲发青,那一定病得不轻,所以说手也能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一个人的生理情况。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对公安局的工作帮助不小。

    ⑥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手,而人类又用手创造了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手是伟大的!手象征着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正应该努力发扬这种精神。

    (1)第①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手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拥有的    B.人手的功能

    C.人手的构成             D.手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2)下面对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B.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漫长岁月演变而来的。

    C.人类的手与动物的差异是因为人的大拇指不断地进化而形成的。

    D.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长期劳动带来的。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②自然段说明的内容照应了第①自然段“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这句话。

    B.人手是灵巧的,作用很多,高明的医生可以借助人手来判断各种病情,帮助医治很多疾病。

    C.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手的功能之多,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D.科学家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远去的蝉鸣》,回答下列各题。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地甚至失去了啴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做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蝗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鸣,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⑥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 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 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拖着长音的蝉鸣,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的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虫。

    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他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C.文章第⑤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

    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纱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请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三峡》,回答下列各题。

    三峡

    自三块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室,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嘛,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B.则素湍绿潭(湍:急流)

    C.沿溯阻绝(沿:逆流而上)

    D.良多趣味(良:甚,很)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的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负势竞上

    C.以为顺流下矣         D.虽乘奔御风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船行之快,借此表现出三峡水流的迅急。

    B.文章用“寒”“肃”“凄”“哀”四个字,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四时之景。

    D.文中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很有节奏感,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树树皆秋色,_____。(王绩《野望》)

    (2)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大漠孤烟直,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山随平野尽,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6)_____,志在千里。(曹揉《龟虽寿》)

    (7) 蝉则千转不穷,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元用素强记

    ②取纸追书之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某校八年(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5日凌晨,河南省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车时不慎撞上了路边停靠的宝马车,他匿名留下字条向车主道歉,同时还留下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300多元钱作为赔偿。宝马车主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2月12日,找到这名中学生后,宝马车不仅不追究的责任,还资助了他万元助学金。

    (2017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2)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填写: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崇高精神。

    (2)作者在这部书中所赞叹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中的“运征”是指(_____)

    A.红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C.红军开辟敌后战场       D.红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你简要叙述《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不再是懵懂少年。一路走来,正因为有(他、她、它)的陪伴,我们才能迎着风雨,步入阳光,一步步走向成功。其间的苦与乐、累与笑、委层与鼓励、叛逆与性…这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

    请以“感谢有你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 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