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1 题,选择题 6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1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正统化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专制制度的加强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

    A. 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B. 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

    C.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D. 有效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与法国革命相比,英国革命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保守色彩。革命的目的不是创建一个新社会,而是让君主遵守英格兰古老传统的议会权利——而议会权利的来源,不是来自近代的民权思想或者自由理念,是封建体系下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契约。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B. 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C. 英国议会政治不具备民主性质

    D. 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雅典“公民打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鸿沟,使从政成为一种展现公民荣誉、责任和潜能的机会,而不会成为少数人操控他人命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这是因为古代雅典

    A. 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   B. 实行了轮番执政民主制

    C. 公民以城邦利益为宗旨   D. 提高了执政者的责任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打算落空后,进而试图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可法国人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记忆犹新,结果是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在1877年进一步澄清。史学家普遍认为这

    A. 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B. 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 延续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第一届议会选举中,真正参加投票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51%,宰相俾斯麦所在的自由保守党获得议会中37个席位,占议会总席位不到10%。当议会开始运转时,皇帝身边簇拥的亲王和将军们都穿着华丽的制服,与之相比,衣着普通的议员们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听众。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 选民的参政权力受到政府限制

    B. 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C. 俾斯麦因竞选失败而解散内阁

    D. 联邦议会立法权被皇帝掌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这场动乱持续长达百年,导致商朝一度中衰。这场动乱归根结底是因为王位传承归属,没有建立像样的制度。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事情,周代创立了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

    A. 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B. 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继承

    C. 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

    D. 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 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 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之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该结论

    A. 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 开创了用现代化史观研究的新视角

    C. 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D.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中国古代主要行政区划的示意图,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宋史记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延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 宋朝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 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 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 彰显了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行省是从中书省分出去的“治外”机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这说明行省

    A. 拥有处置地方事务的权力

    B. 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C. 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具有以小驭大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希腊神话中的神,从外形到内心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多数的神很像世袭的贵族。希腊的神灵在肉体上和我们人一样,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比我们人更发达,更完美,比人类更像人;在精神情欲上,和人完全一样,甚至更丰富、更任性。这反映出当时希腊

    A. 崇尚人的价值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反对神灵崇拜

    D. 注重物质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A. 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 已经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 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面是古代雅典公民告发将军的案件统计表(部分)。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

    被告发的将军

    罪名

    审理机构

    审判结果

    审判时(公元前)

    伯利克里

    挪用公款

    陪审法庭

    罚款

    430-429

    修昔底德

    叛国

    -

    缺席审判,死刑

    424

    埃及纽斯海战的8位将军

    未打捞战士尸体

    公民大会

    8人判死刑(6人被处死,

    2人缺席审判)

    406

    提莫马库斯

    叛国、盗用公款

    陪审法庭

    缺席审判,死刑

    360

    提莫修斯

    叛国,受贿

    陪审法庭

    罚款

    356

    A.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B.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C. 公民有依法审判的权利   D. 公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美国国会于1791年又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入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等。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

    A. 厘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

    B. 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

    C. 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

    D. 保障了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如遇到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时,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

    A. 存在行政干预立法

    B. 成功实践权力制衡

    C. 总统权力大于国会

    D. 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题文)德国在统一前后教育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德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A.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 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 民主化程度发展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特征不一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论及元朝儒士的社会地位时,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即“九儒十丐”,儒士地位仅高于乞丐;而我国台湾学者、元史专家萧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比一般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据此说明

    A. 郑思肖作为历史见证者,其观点更加全面客观

    B. 萧启庆作为元史专家,他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

    C. 历史研究和陈述会受到时代条件及作者立场等因素影响

    D. 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来源于对当时的时空环境全面考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代议制民主

    B. 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 主权在民的原则

    D. 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这说明了

    A. 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

    B. 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

    C. 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

    D. 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被告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

    A. 缺乏作为法律的严肃性

    B.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 坚持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D. 侧重维护贵族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学家郭小凌提出,既然在梭伦改革时期,土地和债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且在改革的措施中,所实行的划分公民等级的唯一标准是地产收入(按年收入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成四级),因此,该学者认为

    A. 梭伦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

    B. 当时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农业

    C. 梭伦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 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 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权利性规定。法律成了压制性的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他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于自身人格尊严、自由平等、权利义务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而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熊晓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罗马公民与中国古代臣民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康德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的奥运会反映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历史上,美国的篮球队一直支配美国的奥林匹克运动。然而,苏联在那年获得了篮球比赛的金牌,在比赛结束时美国队提出抗议并且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以作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报复。在这次夏季奥运会上,苏联获得了195块奖牌,其中金牌80块。作为对美国抵制的报复,苏联抵制了1984年在洛衫孤举行的夏季奥运会,致使美国运动员获得了174块奖牌,其中金牌83块。共有140个国家派运动员参加了这届奥运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少有国家追随苏联进行这种抵制。正如中国的行动所暗示的那样,奥林匹克运动会也能反映冷战时期国家间的裂痕。

    ——(美)杰里•本特利赫•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苏抵制奥运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苏抵制奥运会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吕后)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公元前191年,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

    刘邦颁布“盗铸令”,严禁私人铸钱,犯者弃市。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摘编自彭卫《应当正确评价吕后》

    材料二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蒈。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贞评价吕后所涉及的基本史实及其消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

    ——摘自黄敏兰: 《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