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基础知识综合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适逢祖国70周年华诞,我校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向祖国致敬。以下是小文同学的活动记录单,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任务。

    主持稿(节选)

    同学们,此时此刻,huā tuán jǐn cù ①___的绿茵场上,全体师生精神抖擞,向着国旗唱出我们的赞歌。当宛若雷霆的70响礼炮划破静②__的长空时,高亢liáo liàng___③的《义勇军进行曲》骤然打开了时间的闸门。70年强国征程波澜壮阔,70年沧桑巨变举世瞩目。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我们手中诞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由我们去努力实现。

    诗文朗诵(节选)

    A:爱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文人们常以诗词文的形式歌咏祖国,抒发慨叹,渴望和平……

    B:《观沧海》中,曹操借“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①_____”赞美祖国壮美河山,抒发远大抱负;《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借“②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慨叹国家时局动荡,繁华落幕;《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岑参借“③_____,④_____”同情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论语》中,孔子借“⑤____ ,⑥__”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坚定志向,矢志不渝。

    C:爱国,还可广交贤士,沟通世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⑦____,⑧___。”

    结束语(节选)

    盛世年华,繁荣昌盛。回首七十年,伟大的祖国翻天覆地地发生了变化。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会矢志不渝,爱你如一。人生道路上做个努力奔跑,坚定前行的追梦人。

    (1)任务一:(补全主持稿)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2)任务二:(参与诗文朗诵)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

    (3)任务三:(修改结束语)划线句表达错误,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班级开展“读名著,品人物形象”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品读《朝花夕拾》《湘行散记》,探究人物形象。请你参与其中,结合具体内容,补全对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散文阅读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A拧________ B拉)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A________、B________、吃香椿四个生活场景,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写出了老家香椿C________的特点,“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运用D________的修辞,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和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通过我的E________描写从侧面表现了香椿的美味。

    (2)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此句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②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 )(A拧 B拉)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在“( )”里选填合适的动词,并阐明理由。)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散文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本文题目是“香椿的味道”,全文你读出了哪些味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说阅读 

    碑(节选)

    孙犁

    树枝开始摇动,霜雪大块地往下落。风来了,雾也渐渐稀薄。枪声响到河南岸,人们全掩藏到堤后面去了……

    雾腾起,河流显出来,河两边水浅的地方,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流却更浑浊汹涌了。

    他们渐渐看见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冲着这里跑来。他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他们分成了三组,显然是一组对付着一面的敌人。敌人也近了,敌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弓背。这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就是这个弓的弦,是这弦牵动着那个弓背,三面的敌人迅速地逼近他们。

    “那穿黑衣裳的是我们八路军! 夜里オ过去的。”小菊兴奋又担心地,大声告诉她身边的人。

    这一小队人马,在平原上且战且走。他们每个人单独作战,又连结成了一个整体,自己留神是为的保护别人。在平原上初冬清晨的霜雾里,他们找到每一个可以掩蔽自己的东西:小壕沟、地边树、坟头和碑座、大窑疙瘩和小树林。他们在那涂满霜雪的小麦地里滚过来了。

    这自然是撤退,是突围。他们一个人抵挡着那么些个敌人。A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蜈蚣受伤,并且颤抖了一下,但就是受伤的颤抖,也在观战人的心里形成了悲壮的感觉。

    人们面前的土地是这样的平整和无边际。B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

    战争已经靠近河岸。子弹从观战人们的头顶上吱吱地飞过去。人们低下头来,感到一种绝望的悲哀。他们能渡过这条河吗?能过来可就平安了。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敌人一扑面子压过来,炮火落到河岸上,尘土和泥块,掩盖了那一小队人。

    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们在炮火里出来,身子像火一样热,心和肺全要爆炸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本,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他们万分艰难地走到老金的家里。村北里也响起枪来,村里大乱了。母女两个强拉硬扯地给他们脱下冻在身上的衣服,小菊又忙着到东间把自己的新棉裤换下来,把家人过冬的棉衣服叫他们穿上,抱出他们的湿衣服去,埋在土里。

    大娘含着两眼热泪说:“你们不能待着,还得走,敌人进村了!”

    她送他们到村西的小交通沟里,叫他们到李庄去。那里再暖身子吃饭吧。她流着泪问:

    “同志!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

    “老李呢?”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滚过来,纵身到这弃流不息的水里。

    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

    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从李连长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2)第三段中多次出现“他们”,指代的内容一样吗?请简要说明。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并从感情基调、重音、停连、语气等角度阐述你的朗读设计。

    A: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

    B: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

    (4)一般情况下,纪念碑是纪念英雄的,可本文的结尾却说“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小文对此很困惑,请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帮他解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阅读 

    细雨

    唐 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①,

    簟卷碧牙床②。

    楚女③当时意,

    萧萧发彩凉。

    (注释)①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白玉堂,指天宫。②簟(diàn):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③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1)李商隐这首诗表现了雨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通常会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请参照示例,从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示例)《观沧海》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诗人由眼前大海的波澜壮阔、山岛的高耸屹立、草木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实景描绘,转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闪烁着无垠宇宙的日月星辰的虚景之中,表现了诗人如大海和银河般博大的胸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陈谌设喻答客问

    刘义庆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②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  , 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寔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大哥是陈元方。②家君     :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词则尊称别人的父亲。③阿(ē):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④仞: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1)请根据你的文言积累,将注释②补充完整。

    (2)课堂上,师生就选文的词义展开了讨论。请补全他们的对话。

    小语:积累文言词汇,可以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当斯之时”和“逝者如斯夫 ”两句中的“斯”都是“________”意思。

    小文:但是如果遇到没有学过的词,如“而荷天下重名”中的“荷”应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可以借助古汉语工具书,根据具体语境,查找正确义项。

    小语: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荷”有三个义项:①hé 莲;②hè 肩负,扛;③hè 承担,蒙受。“而荷天下重名”中的“荷”应该选哪个选义项呢?

    小文:根据文意,选用第________义项,读音是________。

    老师:遇上没有学过的词,还可以根据积累的成语来判断意思。如“桂树焉知泰山之高”中的“焉”,可以联想到成语“________”,从而判断它的意思是________。

    小语:谢谢老师!原来学文言字词有这么多方法,太好了!

    (3)陈季方和陈元方一样善辩。阅读全文,分析陈季方应答的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班级要设计班徽,初步选定了两种设计方案(见下图)。请选择其一向同学们陈述你的理由,让大家支持你的选择。

    (设计一)           (设计二)

    要求:①注意说话的目的,理由合理;②条理清晰,表达得体;③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母亲的离世,成为史铁生心中永远的痛,他将这一天书写在“秋天的怀念”里;“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莫怀戚将这一天定格在温馨的“散步”中;“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海伦凯勒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迎来了“再塑生命的人”。十二三岁的我们,一定也会有一个难忘的“这一天”,请你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