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下列文物能证明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清军的有力打击下,叛军纷纷投降。不久,大小和卓在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擒杀。”材料所述事件后,清朝加强对这一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是

    A. 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B. 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 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D. 设置驻藏大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清廷感到有失尊严,又同英军作战,但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对材料所述理解最正确的是

    A. 清朝内外交困

    B.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自强

    C. 促进经济发展

    D.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求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对材料中“去得好”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 达成《双十协定》

    D.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所学习的主题是

    时间

    内容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

    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A. 中华民族的抗争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C. 新中国的成立

    D. 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为材料所述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雷锋

    D. 袁隆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5世纪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指的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开辟

    D. 三角贸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到1910年,美国、德国的工业生产量从1860年的第三、第四位,跃居世界第一、第二位。”造成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罗斯福挽救”“市场经济”的方法是

    A. 实行自由主义政策

    B.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采取计划经济政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材料所述的是

    A. 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B. 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C. 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D. 全球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先进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有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提出“无为而治”、“仁”、“为政以德”、“兼爱”、“非攻”、“仁政”、“法治”等思想主张,互相辩论。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材料二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或说汉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材料三  14世纪意大利开始广为流行人文主义思潮,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材料四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涉及到的学派?写出材料中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迁都洛阳的原因。写出改革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

    (3)概括材料三中“思潮”产生的直接影响。

    (4)材料四所述历史事件用实践证明了十九世纪诞生的哪一思想理论?这一理论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近代表现的尤其突出。阅读下列材料:

    (坠入深渊)

    材料一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艰难探索)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独立探索)

    材料三  《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毛泽东,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艰苦抗战)

    材料四  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农民之梦)

    材料五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特色之路)

    材料六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他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2)材料二所述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进行“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探索的?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所述的“持续时间”。概括材料所表述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5)据材料五,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是如何帮助农民实现第二种梦想的?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经济发展决定国家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诗能言史。唐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材料二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可以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材料三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为了保卫世界霸权、捍卫“第一”地位,在“二战”后,与苏联进行了一场近半个世纪的对抗。

    材料四  “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出现了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几个力量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描述的“开元全盛日”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所形成“资本主义时代潮流”对世界产生了何种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的原因。说出“近半个世纪的对抗”的方式。

    (4)材料四所述的世界秩序“不同”的表现是什么?其说明了什么?

    (5)综合上述,给我国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