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 禁缠足,倡女权,男父平等新追求

    B.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 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 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 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牺牲于枣宜会战,被周恩来评价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国民党将领是

    A. 张自忠

    B. 谢晋元

    C. 李宗仁

    D. 赵登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观点(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方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 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他认为推行变法,要从根本上改革

    A.政治制度 B.教育制度 C.科举制度 D.文化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水不褪色的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23年,胡适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对“《新青年》”这个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弘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D.尊孔复古是时代的主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侧是某班同学将要排演的历史剧的大纲"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C. 四者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抗议游行。他们举臂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一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以下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秋收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材料反映哪年发生的什么事变(     )

    A.1932年  一•二八事变 B.1935年  华北事变

    C.1936年  西安事变 D.1937年  卢沟桥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里有句歌词:“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与歌词相关的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该军事行动旨在(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621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毕业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呜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浑厚、凝重、悠扬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冬日南京城的上空,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l)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人们警示哪一历史事件?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3)请列举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4)请写出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