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16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色散现象解释的是(     )

    A.世博轴上的阳光在水中映出倒影

    B.日食的形成

    C.太阳光透过棱镜后分解

    D.树林地面的圆形光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路灯下的“人影”

    B.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 菜园坝大桥的“倒影”

    D. 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3.6km=3.6km×1000m=3600m

    B.3.6km=3.6km×1000=3600cm

    C.3.6km=3.6×1000=3600m

    D.3.6km=3.6×1000m=3600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s 与 1 km/h 的速度一样大

    B.1 m/s 比 1 km/h 的速度慢

    C.1 m/s 比 1 km/h 的速度快

    D.单位不同,不能判断运动的快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这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假设抽出罩内的空气后(     )。

    A.听到闹钟声变大 B.听到闹钟声变小

    C.听到闹钟声不变 D.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的手臂;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这些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都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4cm、12.58cm,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     )

    A.12.38cm B.12.415cm C.12.36cm D.12.37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6 题
  1. 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决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m=_______nm。他手里握着的铅笔的长度是 16____。广州到珠海的公交车的速度是72km/h=___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时,反射角是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卷尺来测量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正确记录为2.736米,则卷尺的分度值是    ,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 56,这个数 字的单位是_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这时光在白纸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2:3,所用时间之比为 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km/s,光的传播_______介质 (填“需要”或“不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区域是_______颜色的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决定。它只透过本身相同颜色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____________决定,它只反射与本身相同颜色的色光,其他颜色的色光被 它吸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________为参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用图(A)所示的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如图(B)所示,用厚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是测量中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在长度的测量中,误差一般体现在估读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与视力表大小相等的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5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 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探究一个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收集的数据不能探究出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的是(     )。

    A.只收集物体在某一段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B.只收集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C.只需收集物体通过任意几段相等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D.只将物体通过的全程分成相等的两段,收集两段路程和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不说话时,手无感觉,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 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 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 ______琴弦进行 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琴弦进行实 验。

    (2) 表 中 有 材 料 规 格 没 填 全 , 为 了 验 证 猜 想 三 , 必 须 知 道 该 项 内 容 。 该 数 据 为______ 、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若使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当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若将纸板的NOF面沿ON向后折,在NOF面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为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受,则障碍物到与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长 150 米的列车,匀速通过长 250m 的大桥,需 10s 的时间; 求:

    (1)这辆列车的速度?

    (2)如这辆列车以同样速度连续通过大桥和连接大桥的一条长 400 米的隧道, 一共需要的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