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速:招致

    C.而临事忽焉之丧:死亡

    D.而读书者之与:许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却之

    B.忧劳可以

    C.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D.吾兄之盛德而其嗣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传其事为官戒也吾一日长乎尔

    B.儿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

    C.之以饥谨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或知尔,则何以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C.宗庙之事,如会同

    D.将成家而致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

    B.则何以哉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周家兵
    我家阳台上有盆野菊花,每年阴历九月就会恣意绽放,金黄金黄地葳蕤无比。我喜欢给她浇水施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这盆每年只开一季的野菊花。它在深圳我家阳台上静悄悄地绽放,然后慢慢凋谢在阳台一隅的花盆中。来年的秋天,它依然在我家狭窄的阳台上恣意绽放。
    这盆菊花是我从湖北老家带来深圳的。在记忆中她就是一直在那个山冈上长着,自生自灭,快乐开放。在金秋九月的风中,我和父亲一前一后地走在老屋的旁边那片山冈上。满坡的芝麻黄豆,在飒飒秋风中摇曳着收获的喜悦。只有在山冈上面兀自开满金黄的菊花,在静默中朦胧而迷人。母亲说把山冈开辟出来,种上麦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母亲叹口气转身回屋,给爷爷冲泡一杯自制的野菊花茶,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爷爷入秋就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
    深秋,父亲带我爬上那片满坡菊花的山冈,叫我仔细观察快要凋谢的金黄菊花。我仰望蓝天,辽阔高远,大雁南飞,我极目远眺,群山峻岭,满山冈是泛黄的树木,落叶在风中兀自飘零,我周围是依然飘香的金菊,摇曳,葳蕤,怒放。父亲坐在杂草中,点上一支自制的香烟,浓烈的烟草味直刺心肺,父亲剧烈咳嗽,声音在山巅翻滚到山谷,我看着痛苦的父亲在抽搐中不停地大口喘气。父亲在咳嗽之后,指挥着我和他一起用手逐一采摘金黄的菊花,。
    在秋雨来临之前,我独自一人在家爬上屋顶收拾晾晒的野菊花,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滚下来,跌落到院子的泥地上。菊花没有被雨水淋湿,父亲和母亲跟爷爷奶奶说,今年的野菊花收拾打理得很好,说是我的功劳。我心里美滋滋地骄傲地笑着。我知道,多病的爷爷今年就可以像去年一样喝上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爷爷的老毛病就可以平缓很多了。
    父亲的病查出来是在我成年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家乡。父亲在爷爷去世之后,就再没有打理那片山冈的菊花了。那片野菊花就兀自在老家那片山冈上生长开放。没有人浇水施肥,秋天来临,山冈上依然金黄一片,葳蕤绽放,秋风送爽,也送来菊花的沁香,在老家村落里飘散游荡。只能是飘散游荡,因为村庄已经人丁不旺,外迁的浪潮在漫山遍野地疯长。
    我也在外迁的浪潮中抵达深圳。我没有在毕业后留在老家,我违背了许多人的意愿,只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夜晚我都在梦中将故乡一遍又一遍地张望,没有了老家旁边的那片金黄的菊花,只有父母依然站立在山冈上期盼我回家的目光。父亲在我离家不久的秋天飘落在故乡的泥头中。那片金黄的菊花却依然在山冈上绽放,父亲却再也不能和我一起采摘菊花。母亲说,自从爷爷去世后,父亲就再没有采摘过山冈上那片菊花了,父亲觉得,再好的菊花茶也没有意义了。
    父亲,我没有亲手为您采摘老屋旁山冈上那片金黄的菊花,再为您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父亲,野菊花能扩张血管,又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可是我只为您买了降血压的药物。我知道,您和爷爷一样也有高血压,可我没有明白,您和爷爷一样,多么希望我像当年的您,亲自爬上山冈,为您采摘恣意绽放的野菊花,清洗,阴干,晾晒,冲泡。甚至从屋顶滚落到院子的泥地上。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你逝去的若干年的梦中才猛然醒悟。
    梦中,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如今,我家的阳台菊花绽放。
    我找不回父亲的山冈,我只有在阳台上将父母遥想。深圳的秋天没有故乡的景象,老屋在那片菊花金黄的山冈下说不出的凄凉……(选自2010年《深圳文学》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一盆野菊花在我阳台上恣意绽放,葳蕤无比,而且年年如此。

    B.母亲要把山冈开辟出来种麦子,父亲沉默着坚决不答应。

    C.山冈上野菊花金黄一片,兀自绽放,反衬出了村庄的人丁不旺

    D.毕业后我没有留在家乡远走深圳,心中有一种隐隐的愧疚之感。

    2.文章开头从我家阳台上的那盆野菊花写起,有什么好处?(4分)
    3.“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你逝去的若干年的梦中才猛然醒悟”,从文中看,作者悟出了什么?(3分)
    4.借景抒情是本文的最大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名著阅读(13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在欧也妮生日的那天,拿侬到欧也妮房间拿一瓶酒,下楼时差点摔了一跤。葛朗台责备拿侬怎么和别人一样站不稳,拿侬说怪楼梯不牢靠,葛朗台太太也说早该叫人来修理了,前一天欧也妮也几乎崴了脚。于是葛朗台请人来修了楼梯。

    B.多年来,葛朗台总是亲自分发蜡烛给女儿和拿侬使用,同样,日常消费的面包和其他物品也都由他在早晨分发,对家里的消费斤斤计较。欧也妮担心查理受不了蜡油的气味,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葛朗台太太怕被葛朗台发现,提心吊胆。

    C.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安奈特与阿尔封斯的信,之后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了查理,查理把嵌有父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盒送给欧也妮。几天后,葛朗台带查理到初级法庭,是要查理签字放弃对父亲财产的继承权,到克罗旭公证人那里办理两份授权书。

    D.查理被伯父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什么都干。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最终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查理为了高攀,竟和奇丑而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订了终身。

    E.欧也妮已经三十岁了,却没有尝到一点儿人生的乐趣。她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可并不觉得快乐。她盼望着爱情和人们之间的温暖,但却没有得到,于是她靠着宗教的信仰活下去。对此,大家都予以极大的同情。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吃完团年饭,高家公馆热闹非凡,这让觉慧心烦意乱。他趁着酒意,到大街上走走,碰到一个讨饭的孩子,给了他两个半元的银币,让他去买点热的吃,找一个温暖的地方。他为此感到十分欣慰,认为终于做了一件让自己心安的事情。

    B.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后,觉慧觉得恐怖和绝望,情绪非常激动,抓自己的头发,并摇着剑云的肩膀追问鸣凤是怎么死的,之后一个人跑到花园湖畔怀念鸣凤,为没能保护好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同时对造成鸣凤之死的封建家庭感到深切的痛恨。

    C.琴第一个在《黎明周报》上发表鼓吹女子剪发的文章,引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是,她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加入到剪发的行列中来,这引起了许倩如的嘲笑和指责。琴也由此感到羞愧,眼泪无法控制地淌了出来,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了。

    D.觉新在产房外听到瑞珏痛苦的叫喊声,感到非常难过,就拿拳头在门上砸,要里面的人放他进去。可是没人理他。瑞珏难产而死,觉新非常伤心。当接生婆说瑞珏生下的是一个男婴时,觉新认为这个孩子似乎是瑞珏生命的仇人。

    E.觉新听到觉慧要出走的消息,感到惊愕、心痛和委屈,他哀求觉慧不要走,并告诉觉慧:高家的其他人也不会让他走。当觉慧表明心意已决,他又劝觉慧等两年再出去。最终觉新拗不过觉慧,帮觉慧准备到上海的路费。
    3.高家内部在兵变时出现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形,请就此加以简述。
    4.葛朗台太太死后,葛朗台是如何诱骗女儿的继承权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公都子问曰::“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均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上》)
    注:交,接触。引,被引诱。
    1.请用原文填空(2分)
    孟子说,“________”是会思考的,会思考就能得到善性,“________”是不会思考的,放纵它就得不到善性。
    2.在个人修养的问题上,孟子提出了“大体”和“小体”的概念,请简要谈谈二者的区别和联系。(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无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村人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之去 腾跃

    C.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们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他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3分)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共6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背诵(每题1分,共10分)
    1.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李凭箜篌引》)
    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4.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5.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 。(《琵琶行》)
    6.吾师道也,________(《师说》)
    7.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8.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9.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以下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湖北中医药大学各大食堂入口处,整齐地摆放着许多饭盒,学生们有序地拿自己的饭盒排队打饭。该校一位大一学生说,该现象来源于学校开展的“自带饭盒,拒绝一次性餐具”活动,提倡在吃饭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以减少白色污染,参加活动的学生自称“饭盒一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痴迷:深深地迷恋。(《现代汉语词典》)
    试以“痴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